1735期 第1634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7-12-15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第四版 < 上一版   
邑南焦羊史家桥
新闻作者:文 / 图 周迎春


史家桥位于西安市邑区秦渡镇南焦羊村东30米,北距345乡道80米左右。2012年版《陕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丛书・西安卷・户县文物》显示:“南焦羊石桥”已被列入《户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年代为“清代”。史家桥即南焦羊石桥,为单孔石拱桥。经实地测量,该桥拱跨约3米,拱高约2.7米,拱券厚约45厘米,桥面宽约4.5米。桥体上下游护堤砌石及桥面铺石均已不存,拱券基本完好。拱券顶端北面正中间券石已失,南面正中间券石上阴刻有两行文字,石头风化字迹模糊不清,隐约能见“咸丰九年”“二月”等字样。据此推断,史家桥应修建于清咸丰九年(1859)二月。
史家桥东西走向,横跨苍龙河(当地人称沧浪河),与同样修建于清代、横跨苍龙河的南稻务村印家桥相距约800米。苍龙河又称黄柏河,因发源于秦岭北坡苍龙峪而得名,苍龙峪即秦岭72峪中的黄柏峪。苍龙河流经户县、长安,最后在咸阳市秦都区境内入渭河。沿途有其他沟河汇入或汇入其他沟河,又名新河、泥河、沙河等。上世纪六十年代苍龙河河水还很沣沛,人们可以下河游泳、捞鱼。七十年代中期,焦羊、稻务两村曾拦河修建团结水库,并建有水磨坊。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在户县大规模的改河运动中,苍龙河去弯改直,老河道被填平,河道变窄。后来随着西安黑河引水工程的建设,苍龙河上游水源被截断,中下游水量变小,甚至干涸。现在的苍龙河已成一条污水渠。
作为户县及以西地区东去西安必经之地,苍龙河上曾修建过不少桥梁。相传东汉时期河上曾有一桥,曰第五桥,桥头村庄便得名“第五桥村”,后演变为骞五桥、韩五桥、卢五桥、张五桥等多个村庄。第五桥及其他古桥均已不存,苍龙河上现仅存清代修建的史家桥和印家桥。当地村民说,史家桥原为附近村镇民众往来的重要通道,也是东西古道上的一座重要桥梁,桥东两公里处有庄阎寺。由于公路交通的日益发展,昔日古道逐渐荒废,史家桥也渐失“重要津梁”作用,现在只供当地民众生产生活使用。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