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全长828.5公里的沿黄观光路全线建成通车,将周边9条高速公路、13条国省干线公路和80条县乡公路有机连接,打通了沿线苹果、红枣、花椒等农产品的对外运输渠道,直接惠及沿线200万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不但解决了沿线4市12县72乡镇1220村出行问题,更是连接了黄河沿岸50余处旅游景点,带动旅游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形成交通促进旅游、带动产业、助推脱贫,引领发展的规模效应。这是全省交通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
2017年,省交通运输厅认真贯彻落实中、省脱贫攻坚有关精神和要求,攻坚克难,奋力拼搏,交通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扎实开展,稳步推进,全面超额完成了省委、省政府和省脱贫攻坚指挥部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交通运输为贫困地区改善投资环境,拉动经济增长,保障改善民生,带动脱贫致富作出了重要贡献。
4次推进会 98次实地督导
今年4月以来,全省交通运输系统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省交通运输厅在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厅长任组长的省交通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各市、县交通运输局、厅直有关单位也比照省厅模式成立了相应机构,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建立起自上而下的脱贫攻坚组织领导体系。4月28日、7月3日、11月16日、11月24日先后4次召开全省交通脱贫攻坚推进会,传达贯彻中、省有关精神,安排部署交通脱贫攻坚工作。省交通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按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审议交通脱贫攻坚的重大政策措施,协调解决交通脱贫攻坚中的重大问题。
在工作推进中,省交通运输厅建立了常态化的督导工作机制,10个厅领导分别挂帅的9个交通脱贫攻坚督导工作组,累计开展了98次实地督导,实现所有贫困县(区)全覆盖,特别是将今年4个摘帽县(区)和1261个退出贫困村作为厅级重点督导对象,确保计划落实,项目落实,按期脱贫。截至目前,今年计划摘帽的横山区、定边县、延长县、佛坪县等4个贫困县(区)建制村通畅率均达到100%,高于97%的摘帽标准;今年计划退出的贫困村313公里水泥路的年度脱贫任务也全部于11月底提前实施完成,实现100%通畅。
同时,驻厅纪检组于6月和11月在厅直系统开展了两次脱贫攻坚领域作风建设和反腐专项督查,全力保障交通脱贫攻坚工作公开公正、阳光透明、作风清廉。
“挂图作战 对账销号”
对照中央对我省的考核结果和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全省交通系统先后开展了全省建制村通畅摸底、4县1261个贫困村通畅情况摸底、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摸底、通村公路“油返砂”摸底等底数识别工作,摸清了未通畅建制村1405个、建设里程5917公里(其中贫困村640个,建设里程2823公里)的全省建制村通畅工程底数,313公里的年度脱贫任务底数,5.6万公里的通村通组公路建设底数,1.4万公里的通村公路“油返砂”整治底数。
在摸底基础上,明确任务清单,以县(区)、乡镇为单位绘制了全省交通脱贫攻坚作战图,明确每个项目责任单位、责任人、计划实施时间、脱贫退出目标等要素,省、市、县、乡四级交通部门实现“挂图作战、对账销号”。
优化顶层设计 夯实政策保障
脱贫攻坚过程中,省交通运输厅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先后编制或配合编制了《陕西省“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陕西省交通扶贫行动计划》、《陕西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三年滚动计划(2018年-2020年)》和《陕西省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专项规划》。配套出台了《关于持续推进交通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度贫困地区交通脱贫攻坚实施方案》、《陕西省建制村通畅工程贫困退出认定标准》、《陕西省交通运输厅交通脱贫攻坚工作专项考核办法》、《全省交通脱贫攻坚建制村通畅工程公告公示有关问题的通知》等系列文件,按照扶贫资金优先保障、扶贫项目优先安排、扶贫工作优先对接、扶贫措施优先落实的“四个优先”原则,强化行业指导,加强监督考核,全力加速交通脱贫攻坚工作进程。
同时,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交通建设项目尽量向进村入户倾斜”和中、省关于深度贫困地区的工作部署,省交通运输厅于9月份前往贵州省学习先进经验,拟定了《陕西省农村“通村通组”公路建设暨通村公路“油返砂”整治三年大决战实施方案(2018-2020)》并正式上报省政府,受到省政府高度肯定,通村通组路建设和“油返砂”整治全盘纳入省政府“三提升”工程范畴,全面提升农民群众出行质量,加速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进程。
形成工作合力 加快脱贫步伐
按照省脱贫攻坚指挥部“八办两组”工作机制,省交通运输厅密切配合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协调组牵头部门,制定交通脱贫攻坚方案,明确达标退出标准,对照贫困县摘帽和贫困村退出年度任务,精准投放资金,提前安排计划。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加强与同级发改、财政、扶贫等部门的协作,积极筹措资金,保障建设环境,形成攻坚合力。按照省脱贫办要求,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直属企事业单位开发就业扶贫公益专岗75个,厅属企业在公路收费员等岗位专门招聘贫困人员224个,增强脱贫内生动力。积极开展与交通脱贫攻坚相关的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工作,分期分批培训从业人员,提升从业者管理水平。
同时,省交通运输厅把交通脱贫攻坚宣传作为交通系统宣传工作重点,充分利用收费站等公共场所宣传脱贫攻坚公益广告,向省脱贫办择优报送4篇交通脱贫攻坚典型信息,累计刊发74篇督导检查工作简报,厅门户网站开设《陕西交通扶贫脱贫》专栏,《陕西交通报》在头版开辟专栏,中央电视台2次、陕西电视台14次专题报道我省交通脱贫攻坚最新动态,营造良好的脱贫氛围。
建制村通客车通邮虽然没有列入中、省脱贫考核指标,但省交通运输厅主动履责,督促各单位制定了《全省新增建制村通客车推进督导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快推进“十三五”时期建制村直接通邮工作的通知》,全面推进建制村通客车、通邮工作。截至目前,全省新增通客车建制村313个;2016年以来建制村直接通邮工作累计投入1.8亿元,农村通邮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两联一包” 精准帮扶
省交通运输厅作为驻长武县“两联一包”牵头单位,认真履责,年初印发了《关于做好2017年度“两联一包”扶贫工作的通知》,积极向长武县选派了挂职扶贫副县长,遴选了厅级后备干部担任第一书记,扶贫团共选派驻村第一书记7名、驻村工作队员17名,扶贫干部都能严格遵守各项驻村工作纪律;通过调查摸底,共精准识别贫困户258户806人。扶贫团全年直接投入649万元,帮助引进产业投资2401万元,各包扶村均建立了扶贫支柱产业。省交通运输厅筹集资金592万元为8个贫困村修建村组道路14.8公里,投入558万元为枣园镇西河村修建桥梁一座;出资236万元,帮助巨家镇马家村修建了新村委会、医务室,并对村内道路绿化、亮化进行了整体升级;出台了领导干部结对包户扶贫实施方案,建立工作台账,夯实扶贫工作责任,截至11月底,省交通运输厅先后有11位厅领导,32名处级领导干部走村入户开展调研工作。预计包今年扶村脱贫52户。
除省交通运输厅牵头的扶贫团外,还有8家厅直单位参与了省上“两联一包”扶贫工作,厅党组高度重视,坚持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管理,8家厅直单位全年引进和投入资金272万元,在家畜养殖、药材种植、光伏发电等产业扶贫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给当地的贫困群众带来了稳定增收的项目,受到了驻地政府和群众的欢迎和支持。
今后,省交通运输厅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扣“五新”战略,矢志追赶超越,凝心聚力谋发展,合力攻坚破难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为决胜全面小康奠定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

第一版
下一版 >
为父老乡亲铺就富裕路
----------2017年全省交通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新闻作者:记者 安立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