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8期 第667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08-04-11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09日 星期五

第四版 < 上一版   
游走老县城
新闻作者:文 / 杜延军 图 / 赵 虎

    周至老县城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著名女作家叶广芩的《老县城》对这里有许多描述,但遗憾的是我一直无暇去读。初春季节,阳光明媚,万花飘香,几个朋友邀约,踏上了游走老县城的征途……
    出西安,走周至到马昭,然后行驶108国道,我第一次走山路,一边万丈悬崖,一边峭壁,虽然路况比较让人担心,但一路却是风光无限好。在黑河源头,黑河水蜿蜒在青山之下平静而又安详,我看到太阳光线的明暗交替,还有那植被的变幻莫测,让人不禁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离开108国道后,来到黑河森林公园,这里的路很窄,但路状挺好,风景与108国道的略有不同,空气新鲜,泥土气息浓厚纯正。
    中午时分,在一个叫做厚畛子的地方,品尝了“城市后花园”里正宗而地道的农家饭。据说往秦岭方向再走18公里的山路就可到达老县城。途中进山的感觉既熟悉,又陌生。我对这里的一切都很好奇,路还算宽裕,能过一辆大车,沿途的风光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完的。一直前行,我们来到秦岭界,这里也是秦岭梁,就是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风水领。从秦岭梁下来,转过一弯,跨过一桥眼前豁然开朗,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跃入眼帘:山木扎得篱笆,稀松地护着农户的庄稼;夹道间一条土路被驶过的机动车扬起百年烟尘。恢复较完整的老县城西门阻挡了现代文明,我们的车行至清官第贰的古碑前止,又穿过西门,静谧的农舍粗糙的土墙上挂着招揽游客的农家乐招牌;牧归的黄牛顺着熟悉的古道,在路上留下别样“作品”后悠然自得地蹒跚而行;间或连接的城墙遗址用时间努力连接着长方形的图案。远方,难得一见得蓝天白云汇聚成一幅幅美妙的画面。夕阳夕下,五彩斑斓的云儿又在瞬间演变出多种形态,让我们大饱眼福。老县城的天空很纯净,在这里每呼吸一下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
    这座县城确实很久也很旧,里面没有居住几户人家,依旧保持着牛耕的原始劳作。稀疏的农家小院飘着袅袅炊烟,没有城市的喧嚣嘈杂,没有车水马龙的景象,只有新鲜的富氧离子与打湿裤腿的晶莹露珠。居户分两个部分,城里有九户人家,形成一城九户人的特色奇观,这里篱笆沿着道路延伸,篱笆里边是纵横的庄稼,畦间小溪淙淙长流。虽然原来的遗址只星星点点、或多或少的留下了一些,但这片净土却一直保持着原生态的风貌,这片天空更是圣洁无比,难怪世人将这里形象地比作陕西秦岭深处的香格里拉。
    老县城方圆约一公里,但建制齐全。除城门3座外,西有接官亭、演武场,东有书院、义仓、文庙、社稷坛、先农坛。此外还有文庙、佛爷庙、火神庙、关帝庙、城隍庙、土地庙、龙王庙等分布于县城内外。这里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然而秦风古韵,时空交错,如置身世外桃源,这里非常安静,于此处感悟天地造化之道,对久居喧嚣的我们实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