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8期 第1637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7-12-26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古城滩治超站:坚持科技治超
新闻作者:文 / 薛 宁


在治超这场战役中,光靠人海战术是不行的,科技治超才是实现常态长效治超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榆林公路管理局古城滩治超站治超工作逐步走入常态化,大力推行路面治超和科技治超,大大提高了治超的针对性,提升了工作效率,公路安全畅通得到坚强保障。
完善超限信息系统联网管理。为加快建立并完善超限信息共享,强化非法超限运输治理工作,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公路基础设施完好,古城滩治超站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全面实行治超站信息系统联网管理,完成部、省、站三级超限信息系统联网,实现超限信息适时交换和共享,对超限运输车辆实施全过程监控和联防联治。
利用动态检测仪,开展不停车检测。“不超限,请通行”,伴随平均3―5秒提示一次的语音播报,一辆辆有序通过不停车动态检测磅的货运车辆驶出治超站,即使是货运高峰路段,车辆川流不息,也不会出现拥堵现象,而这一切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传统治超检测方式要经过“停车、报号、检测、持单、验单、放行”多个环节和繁琐的人工作业,不仅导致了严重的交通拥堵,还容易引发公路“三乱”行为,更可能滋生一系列社会问题。现在,途径古城滩治超站的车辆驶入检测站后,通过动态检测磅进行超限判定,显示牌可立即显示货车轴数、总重限值、超限吨位等信息,并将视频和数据实时回传到检测室,没有超限的车辆可继续行驶。疑似超限车辆根据静态检测磅的检测结果判定,整个不停车检查过程实现了“人工零操作”。只有超限车辆才涉及人工处理,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有效杜绝了执法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
加大科技投入,更新执法装备。近年来,针对治超工作中频繁出现的不规范执法,各种不法分子聚众闹事、暴力抗法现象,古城滩治超站投资数万元为执法人员配备了数字化执法记录仪,执法对讲机等装备,能够实现治超执法过程全记录。在治超工作中,执法人员借助执法记录仪,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治超执法全过程进行录音录像,既规范了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又切实保障行政相对人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减少行政争议,更有力地震慑了暴力抗法分子。
安装视频监控设施,提高执法取证力度。网络高清电视监控系统投入使用,标志着古城滩治超站治超监控系统迈入高清时代,改造更新后的监控系统具有图像更清晰、取证更方便、查阅更快捷等优点。在治超站出入口、执法大厅、卸货场、检测大棚安装使用的10个网络高清摄像头,既可以远程摄像,也可巡航摄像。对道路上强行闯站,不接受检测的超限运输车辆,监控室可以开启360度巡航监控模式,对违法行为全程监控、跟踪抓拍,取证更准确、方便。通过网络,及时将监控信息传送到省、市公路路政执法大厅,也可传送到领导的电脑、手机等终端实时抽查。治超执法视频监控系统的投入使用,提高了治超执法的监督管理水平,完善了治超执法取证手段。
公路超限运输自动处罚文书制作系统的应用。对查获的超限车辆建立处罚、处理文书档案一直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每一辆车从处罚决定书、立案登记表、现场笔录、询问笔录、违法行为告知书、结案报告、制档案封皮到装订成卷,都要靠手工操作,一个案件没有1个小时忙不过来。这一方面大大增加了执法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使受处理者等待时间过长,影响到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现在,古城滩治超站执法人员只要将立案登记表所需数据、文字信息输入电脑,电脑即可自动生成一整套相关文书档案,可直接打印或者套打,并且软件还可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自动确定超限车辆的处罚金额,减少了办案者的自由裁量权。此外,还实现了执法文书的二维码防伪功能,有效避免由于人为因素造成执法不规范、适用法律错误等现象的发生,大大节省了执法文书的制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有效解决了执法文书填写不规范、不统一的问题,确保了治超执法的公正、公平。
纵观全局,科技治超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治超执法模式。未来,古城滩治超站将并不断完善执法管理体系,实现与运政、交警等部门管理系统的信息互联互通,把科技治超形成长效机制,使治超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