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8期 第1637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7-12-26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第四版 < 上一版   
穿越秦岭山水间
----------G85银昆线宝汉高速坪坎至汉中(石门)段建设纪实      
新闻作者:文 / 图 杜延军


这是陕西省修建的第五条穿越秦岭的高速公路。
这是陕西省在建高速公路中桥隧比例最高的国高网项目。
这也是陕西在建高速公路项目中投资最大,线路最长,难度最大的重点项目。
这是一条由80条隧道、82座大桥连通的高速公路。
这是一条穿越古今的高速公路。
这是一条凝聚着成千上万名参建者智慧的智能高速。
这也是一条绿色环保交通的生态高速公路。
这更是一条体现建设者“工匠精神”所打造的品质工程。
这就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85宝汉高速公路坪坎至汉中(石门)段高速公路。
宝汉高速公路坪坎至汉中(石门)段高速公路(以下简称汉坪高速),是我国西部南北大通道国高网银昆线(G85)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穿梭于大秦岭腹地的群山峻岭间,线路起于陕西宝鸡市凤县坪坎镇北侧约8.5公里处,与宝坪高速相接,终于汉中市勉县褒城镇金寨村附近,与汉川高速顺接。路线全长88.172公里,桥隧比例达85.87%,总投资147.89亿元。全线采用全封闭式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
负责建设这条高速公路的陕西高速集团汉坪建设管理处,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提升项目建设品味和创新管理理念为先导,以打造交通运输部山区高速公路科技示范路,“五化”样板路为永恒主题;以全面提升工程质量管理,建设品质工程为核心,不断强化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为基础;以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抓手,构建多渠道廉政监督体系,努力建设廉洁阳光工程。同时还以规范管理作为手段,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建设汉坪高速公路,为增强秦岭西部地区南北区域贯通交流,倾心铺筑一条彰显陕西交通人智慧和“工匠精神”的生态环保大通途。这条高速公路自2014年7月正式开工以来,经过3年多的建设,将于2017年内建成通车并投入运营。
汉坪高速公路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与国省道交叉并行共33处,交通管制手续办理及协调复杂,对项目建设进度影响较大。加之项目地处秦岭山区,山大沟深平地紧缺,“三场”布设严重受限,大多标段要分散布设,线路布设基本沿西河、褒河走廊前进。该走廊天然气、军用光缆、电力通讯杆线等重要管线密集穿梭,而且迁改协调难度极大,对项目建设进度的瓶颈制约非常严重,加之高达85.87%的桥隧比例,再次刷新了陕西高速公路建设的难度。但再难也要为秦巴古蜀道上的陕南人民打通这条通往富裕的经济大动脉,这是交通人肩负的责任与梦想。
“五化”落地 打造样板工程
在汉坪高速公路的建设中,汉坪建设管理处积极推行标准化工艺,努力提升工程质量和品质,严格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和陕西高速集团关于“五化”管理的部署要求,依照《汉坪项目标准化指南》,狠抓项目管理标准化落实,决心将“五化”管理理念和施工标准在汉坪高速的建设过程中生根落地,建设一个名副其实的样板工程。在建设管理中,为了促进施工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全面推行“五化”管理理念,强力提升施工质量过程控制和管理水平,贯穿人本化发展理念,在开工之初就编制了《工地标准化指南》、《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等各类精细化施工的标准工艺手册10余种,从路基工程的原地面处治、填方挖方段路基、三背回填、排水防护、涵洞到桥梁工程的钢筋加工场地建设、存储防锈、半成品加工、钢筋笼制作安装、成品检验,再到梁板预制和小型构件预制、边坡防护等都严格按照标准化施工手册进行规范作业,有效指导项目建设。还在项目全线建立了视频监控信息平台,用互联网手段有控管理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化数据,还给施工现场监理人员配发执法记录仪,对施工细节管理真正实现精细化管控。
质量永恒 打造品质工程
质量是项目建设管理的生命线,也是项目管理的永恒主题,重中之重。在汉坪高速公路建设的质量管理过程中,管理处要求各级监理人员不断增强工作责任心,理直气壮抓质量,尽职尽责抓旁站,不折不扣抓落实,坚持质量问题零容忍。如何将质量管理落在实处,将项目打造成品质工程,是汉坪建设管理处一班人从开工就持之以恒强抓不放的重点工作。通过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把质量责任落实到每道工序、每个人头,对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责任追究。
在路基工程中,路基成型后在路侧设立临时挡水捻、急流槽,避免雨水对成型路基边坡的冲刷,确保路基砌筑质量。在三背回填中,对不易压实的边角处,采用高速液压振动夯分层压实,成型后采用堆载预压,消除三背沉降,确保了三背回填的质量。对路及小型砼预制构件,推行工厂标准化集中预制,确保构件质量的内实外美。
在桥梁工程中,针对秦岭山区梁场布设狭长的特点,箱梁预制在省内首次采用整体式液压模板施工工艺。同时推行夏季智能喷淋养生、冬季保温棚罩智能蒸汽养生。为了提高梁板与桥面铺装层的粘结力,梁板顶面和端头采用气动凿毛设备进行凿毛,凿毛效率高、深度均匀,对结构物没有损坏,达到了清除混凝土表面浮浆的效果。桥面铺装混凝土浇筑采用全自动桁架式三辊轴整平机全幅一次性浇筑成型,铺装层抹面使用驾驶式抹光机进行收面,浇筑成型快、收面效率高,有效解决了桥面铺装整体性和平整度。
在隧道建设中,采用智能数控型钢冷弯机加工隧道钢拱架,提高钢拱架安装质量和效率。钢结构焊接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施工工艺,解决虚焊、脱焊、焊渣多等问题,提高焊接质量。
同时,对隐蔽性工程、箱梁养生、隧道围岩及高边坡稳定性监测等重要环节采用远程智能监控系统,把信息化管理贯穿于项目控制的全过程。
针对夜间施工质量控制薄弱的特点,管理处、总监办不断加大夜查力度,坚决查处质量违约行为,杜绝质量通病。原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首要环节,在原材料控制中,加大外查频率,坚持“飞行盲检”,以确保工程质量。
安全第一 打造平安工程
汉坪高速公路项目地处秦巴山区腹地,山大沟深,沿河流密布,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场地狭小,桥隧比例超高,安全生产一刻都不能马虎。加之与国省道交叉,安全管控难度大。管理处从制度上、意识上、规章标准上将安全生产的责任层层落实到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坚决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汉坪项目始终把质量、安全、标准化施工等几条红线放在首位,施工过程中明确质量安全创优指标,做好技术交底,并定人定责限期完成任务指标,确保示范样板路顺利建成。
在安全管理中,管理处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原则,要求参建各方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链条;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强化各级安全责任的落实,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把安全责任细化到每个工作岗位每个人,并定期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制定各类应急预案,结合季节和易发生安全事故工程部位,经常开展防汛、森林火灾、隧道防坍塌和火灾等有针对性的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并对各种预案进行评估和修订,突出预案的实用性、操作性和可行性,不断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定在全线开展桥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专项活动,充分发挥专项安全评估和全过程安全咨询的作用,对各类隧道、桥梁、高边坡等重大风险源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施工安全。在墩柱及盖梁等高空作业中,推行“Z”字形安全爬梯和登高举升车等安全措施,有效杜绝桥梁施工过程中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截至目前,项目安全管理体系运转良好,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管理处还适时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专题会,对各参建单位进行安全教育,反复强调安全责任意识,做到安全工作警钟长鸣,并不定期通过幻灯片演示指出各施工合同段近期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整改要求。以其他项目事故案例的安全警示教育片教育各从业人员不断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危险源识别和事故应变能力。4次邀请专家开展集中安全教育培训,共计249人次参加培训,学习包括管理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平安工地”考核评价、施工案例和宣传片、桥梁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业务等,树立“安全教育也是消除事故隐患”的管理理念。
项目全线开工即赶在雨季。为确保安全度汛,管理处联系汉中市气象局提供气象服务,建立电话、短信绑定机制,每月气象报告、重大气象信息专报和每天发送信息等定期为现场提供可靠的水文气象资料,确保汛期雨情信息及时传达到各参建单位,及时指导现场安全施工。同时开展了汛期防汛安全检查,要求各标段均储备了编织袋、救生衣、担架和铁锹等防汛物资。在3个合同段进行了防汛应急救援演练,使参建各方进一步掌握了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救援程序和方法,提高了应急反应能力。
目前,各参建单位安全管理制度基本齐全,安全管理体系较完善且运转良好,各级安全管理责任到位,工地安全设施齐全,安全标识标牌齐全,无安全事故发生,工程安全管理始终在受控状态下有效推进。
科技创新 打造典范工程
在汉坪高速公路建设中,汉坪建设管理处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改进施工工艺,努力创新施工方法,提升项目建设质量。通过总结陕西在以往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经验和实践,结合汉坪高速公路的特点,在施工中大力推行整体式液压模板,初支二衬养生台车、标养工地化、水压爆破等标准化新工艺的实施,使汉坪高速公路的建设质量和品味稳步提升。
同时依托项目建设加快新技术、节能减排等9项课题的研究步伐,力争早出成果,早日推广应运;还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隐蔽性工程采用监理工作记录仪留取影像资料,箱梁养生、隧道围岩及高边坡稳定性监测应运远程智能监控系统,严格控制过程管理;对房建、机电、绿化等附属工程采用节能环保设计理念,特别是对位于石门库区水源地的服务区、停车区,全面采用中水循环利用系统,并在服务区增设天然气加气站及电动汽车充电桩。大力引进节能减排关键技术,争创交通运输部科技示范路。
石门特长隧道、牛头山特长隧道、石门水库钢管砼拱桥这“两隧一桥”,是汉坪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管理处大力推进先进实用的新技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提升工程品质内涵,深化“五化”管理和“文明工地”建设,打造多元化的质量监督体系,加强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确保工程建设各环节质量管理的“无缝衔接”。全力打造集建筑艺术、新技术、新材料、建筑节能及绿色低碳于一体的典型示范性工程,以争创鲁班奖为契机,全面提升汉坪高速公路的建设品味。
注重生态 打造环保工程
汉坪高速公路是陕西省修建的第5条穿越秦岭的高速公路,也是陕西省规划建设的最后一条穿越秦岭的高速公路项目,该项目沿线生态环境良好,如何在项目建设中实现“轻抚大地”,而不是“重创”自然,把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密切结合,做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是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贯彻“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理念,促进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省厅提出将汉坪高速建设成为生态环保,安全智能型高速公路科技示范项目,早在2012年7月就在交通部立项了《低碳环保和安全智能技术在宝汉高速公路的推广应用》项目,并将科研成果应用在项目建设中。
为了把汉坪高速公路建成一条春季多花,秋冬多彩,四季常绿的山区高速公路环保示范路和生态环保路,在绿化工程设计中紧扣借景不造景、造景不破坏的环保理念,对绿化树木选用适合当地生长的品种,对施工过程中的植被及时进行恢复、对施工痕迹全部覆盖,努力做到路与当地生态的和谐统一。对挖方路段的上边坡立体绿化工程按照边施工、边防护、边绿化的理念,使路基成形绿化工程也同步成形。对立交区、隧道广场、碎落区等平面绿化工程提早动手,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以上,计划到9月底将完成汉坪高速公路项目全线的绿化工程。
管理处还不断加强对广大施工技术与管理人员水保、环保知识和有关法规的培训,在施工中做到尊重自然规律,不盲目追求工程进度。要求各参建单位合理设置临时施工用地,合理取土、规范弃土、对弃渣及时整平复垦或绿化。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扬尘污染,尽量减少施工活动对沿线居民的影响。
在石门、牛头山特长隧道施工中,针对掌子面通风除尘困难等难题,采用节能环保水压爆破及负离子除尘环保新技术,引爆后通过水雾降尘缩短通风时间,降低爆炸时产生的粉尘,改善作业环境,保护施工人员健康,缩短循环时间,加快了隧道开挖进度,节约炸药用量,提高经济效益;负离子除尘设备可以有效除去隧道内不易被通风排除而又易于人体吸收的小微粒气态污染有毒物、尘埃等,在爆破后,迅速净化洞内空气,改善洞内施工环境。同时管理处在房建、机电、绿化等附属工程中积极采用节能环保设计理念,特别是对位于石门库区水源地的服务区、停车区,全面采用中水循环利用系统。
 (作者系汉坪管理处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