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9期 第1638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7-12-29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第一版 下一版 >
2017,我想对你说
新闻作者:0

刘婷:你真的很棒!
时间如梭,每天我都在提醒自己,2017年要结束了,停下忙碌的脚步,心中突有不舍,是怕自己又老了一岁,还是担心未完成的憾事留给了2018?
2017,我想对自己说“你真的很棒”!因为工作岗位的转变,自己从一个做数学题的“理工女”转型成了写作文的“文科生”。许多东西用时方恨少,自己10余年没动过笔写材料了,有胆怯,有惶恐,仍硬着头皮提笔写作,为这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我在努力。
2017,我想说:“二胎生活很抗压。”如果说2016,响应国家二胎政策,家里又添了一位小天使,那么2017,就是在享受这位小天使变成小恶魔的过程。两个孩子的家庭,让我没有了片刻的安静之地,加之经济压力徒增, 2017疲惫不已。也曾后悔为什么要冲动生下二胎。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天下班左拥右抱,我的疲倦一扫而空,原来生活还有这么享受的一面。
2017,我想说:“真的很后悔与你失去了联系。”儿时玩伴失联了,QQ、微信、电话都联系不上,换手机号了?还是发生什么事情了?闭上眼睛想想,我们确实已经好久没有联系了,为什么?我在干什么呢?真想联系了,却不知该如何联系。失去了才知珍贵,我越发珍惜身边的挚友,开始拿起电话一一联络感情。
2018正在悄悄地靠近,抱着美好的心情迎接着新一年的到来,大声呐喊出自己的心愿:2018,祈祷全家幸福安康!期望不要再有人生憾事!要享受属于自己的每一天,哪怕酸甜苦辣! (作者供职于咸阳市交通运输局)  
杜会琴:阅读改变心境
年年到了回望之时都会觉得日子平淡,今年却有了一种超然淡定的心境,我想这是得益于全年的阅读。
年初因为健康的每况愈下,加上工作中一些新因素的出现,常常会产生很强烈的纠结,这种不好的精神状态加剧了失眠焦虑的程度,也生出怀疑人生的负面情绪。幸好,阅读拯救了我,一套八本的《蒋勋说红楼梦》是侄女推荐的,细读下来,汗颜于往日阅读的粗浅,从人性的角度对书里的人物有了更深的体察和感同身受。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中年人,对自己的心性有了更多的自省和反思,这大约是阅读的终极意义之所在了。看完这套书后,油然对身外的一切产生悲悯情怀,人一旦拥有了温柔看待世界的心思,眼里的一切必定都是美好的,包括身边的一树一花一草似乎也成了精神相通的知己。所以,眼界也宽了,心态也平和了。由此推及,自己生活里遇到的每一件闹心的事情其实也不是真的过不去的大事,只要怀着悲悯之心对人对事,一定会收获到平和与宽容,一生就是无数个日子的累积,把每天的情绪把控好了,旷达的情怀也就有了。
来年,一定要将阅读作为一种修行继续下去,目前正在读的《沈从文文集》已接近尾声,下来的计划是《孙犁文集》。祝福自己从与智者的交流中获得更多的裨益,让精神的野马驰骋在更加广阔的疆域上,去收获更加丰盈的人生。
 (作者供职于商洛公路局)  
雷娜:知足知不足
遇伯乐,知足。工作七年有余,平日喜欢写写东西,记得当初一纸“奖状”给人的欣喜,让我相信撸起袖子加油干总能看到希望。几年后这样的信念在心里慢慢淡化,我总结可能是在一个岗位待久了,慢慢“俗”了。今年7月,突然接到领导通知:去办公室帮忙,主要负责信息宣传。我突然觉得“写”这件事终于得到认可了,写作的初心、热爱,精神层面的激励和获得感被激发,知足竟是这样让人快乐。我心里默默给自己规定:一要掌握学习方法,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鞭策自己,做到学用结合,快速熟悉掌握办公室工作;二是树立学习意识,用“你在为谁工作”端正态度,政治思想是根本,忠于党和人民,立足岗位,守土尽责;三是严谨工作作风,用效率和质量要求自己,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细心认真对待工作,从细微处做起,不断升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观。
遇事业,知不足。工作是把眼前的事情干好,事业是如何把工作当作一种人生乐趣,当作自己的职业目标,当作一种信仰。我认为事业是工作的升华,要看到自身的不足,只有看到不足,才能找到整改的方向,所以要知不足。人往往总是这山看着那山高,却不知当你身临此山,才发现能力知识的有限和自己的不足。面对这样的平台,如果还抱着知足的心里,就会滋生出自满的“毒瘤”,这就是很多人面临新环境还抱着“优越感”活在过去成绩中的心态,这会让周围的人逐渐远离你。“三人行必有我师”教会我如何自处,知不足就是看到自身的缺点,补短板,通过学习领悟,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进步。
2018年又是一个全新的一年,我将用知足之心感恩亲人和朋友、领导和同事,看着大家健康快乐,心想事成我也很满足;用不知足之心鞭策自己,努力工作,一天要比一天进步,一天要比一天好,加油! (作者供职于西长分公司礼泉管理所) 
马晓:谢谢你让我如此勇敢
2017年,我要对曾经那个胆小又怕事的自己说“谢谢你,让我如此勇敢”。以前的我,不管对领导还是同事都不敢主动接触,总有一种距离感,很遥远,很压抑。有一天,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趁你还年轻,赶紧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然等你老了就什么都来不及了”。今年我刚好30岁,突然想给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我一直很害怕水,所以不敢游泳,可是当内心的欲望越发强烈,周围的人不停地鼓励,我终于勇敢地迈出这一步,一次次失败过、哭过之后,是我内心的喜悦,因为我终于战胜了自己。原来恐惧的不是游泳,而是我自己的心。
2017年,我要对我的搭档说一声:“谢谢你,让我变得如此自信”。11月,单位组织“读书朗读心得交流”比赛,我正发愁到底选什么主题的时候,一个声音对我说:“晓,你愿不愿意和我一起参加这个比赛?”我抬头发现原来是我的邻居,我想了想便说“好”。我们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排练,我俩都姓马,便起了一个大家都会记住的组合名字――马晓路。我负责提供材料,他负责提供创意,从一开始的陌生、焦虑到后来的默契、轻松,一次次突破自己,也一次次信任彼此。比赛那天,我们惊艳亮相,虽然没有拿到名次,但是单位里谈论最多的就是我们这个奇妙组合。我想说,也许没有那个声音,我就不会大胆表现自己,没有他的鼓励和帮助我也不会放下自己胆怯的心,我想这就是朋友之间最真挚的感情。
 (作者供职于延安公路管理局)  
王剑楠:我加入了省交通作协
2017年,日复一日的迷茫恍惚间,提起了丢失多年的笔,写感受、写工作、写孩子、写朋友,写看到的、听到的,写家里的、家外的,虽不能做到笔耕不辍,但也“奋笔疾书”地写了些许,把工作之余的时间,花在读书写字上更多一些。
令我觉得神奇的是,这回馈给我的是无与伦比的充实与满足,好像萌芽在心中的种子要发芽了,好像曾经的一个梦终于要打开了,好像一段美好的行程才刚刚开始。今年我成为了省交通作协会员,特别感谢《陕西交通报》及省交通作协为我和文字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作者供职于机场分公司)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