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9期 第1638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7-12-29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世界走过2017
新闻作者:袁立忠 辑

2017年,是新闻已经可以交给机器来写的年代。然而,从年初到年尾,发生在世界各地的重大新闻,有哪些触动人心,举世瞩目?哪些曾令你我有追踪线索寻根问底的兴趣?
特朗普就职
1月20日,被誉为美国“黑天鹅”的特朗普入主白宫,并开始执行一切以“美国优先”为主旨的“新政”。近一年来,在稳定和发展美国经济、就业和金融方面初见成效,在国际军售方面更是成绩斐然。据说,他的三大支柱是:军工联合体、华尔街金融资本家和白领中产阶层的中下层。但特朗普比较倾向于反全球化、反国际协议和国际组织,不倾向于多国协商;挑战战后形成的以美国为主导的盟国体系,也招来不少非议,有诸多“败笔”,特别是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和宣布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引起全球性反对和抗议。
目前,美国“建制派”及其影响下的美国媒体同特朗普的博弈,正在持续发酵,“让美国再伟大”的霸权永续和冷战思维的幽灵仍在特朗普及其团队徘徊,军火商逐利的影响也很大,不能不察。特朗普这只“黑天鹅”究竟向何处飞,怎么飞,顺势还是逆势,途经何处,尚需冷静和仔细观察。
英国启动脱欧程序
2017年,是英国启动脱欧程序,开始与欧盟就如何分手展开谈判的关键年份。
在历经多个月的博弈后,欧盟各国终于同意,脱欧的第一阶段基本完成,在北爱边界、人员来往以及分手费问题上达成协议,可以开始就贸易等问题展开第二阶段的谈判。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在6月曾经希望借脱欧势头巩固执政地位,但不料却使执政保守党痛失议会中的多数议席,给保守党主导的脱欧谈判增添更多的掣肘。
特雷莎・梅的失算使她在保守党中面临很大的辞职压力。下一年,英国脱欧谈判还会继续,但特雷莎・梅还能坚持多久呢?
拉卡之战
“伊斯兰国”组织的圣战分子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攻城略地,令全世界许多国家感到恐惧。如今,他们在这两个国家节节败退已达将近两年之久。近几个月的重点是争夺对摩苏尔控制权的战斗。摩苏尔是伊拉克第二大城市,2014年被该组织的极端分子攻克。
根据摩苏尔之战的进展,下一步的目标将是“伊斯兰国”组织事实上的“首都”――叙利亚城市拉卡。
法国总统大选
2017年法国大选令人瞩目,原因之一是名不见经传的青年才俊马克龙发动的“前进运动”在大选中异军突起,击败了法国政坛上的诸多元老级人物。
而另一个原因,则是马克龙与年长其22岁的妻子不同寻常的感情经历。
报道称,马克龙领导的法国政府,希望恢复法国在欧洲的领导地位,而主导欧盟事务多年的德国,则因大选后组建政府陷入困境,给法国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马克龙在国际事务中捍卫法国利益,使他重新赢得公众的喜爱。在12月最新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的受欢迎程度回升到五成以上。这或许有利于他在法国国内实行一系列的改革。
美联储升息
美国的利率与油价一样,是能够摇撼世界的经济要素。对许多人和许多国家来说,2017年的关键问题是利率会升高多少。
美联储12月调高了基准利率,而这仅是金融危机以来的第二次。预计美联储在2017年将三次升息。市场并不认为收紧措施会有这样大的力度。不过,事实上利率可能会进一步上升。
美联储主席珍妮特・耶伦本人承认尚未把特朗普效应纳入考虑。如果这位当选总统的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获得国会支持,可能会把利率推到更高的水平。
特朗普胜选后,债券持有者以及墨西哥比索和土耳其里拉等货币已经遭受了重创,如果他执政后的政策增加全世界的货币成本,打击可能会更大。
土耳其公投
将近15年以来,埃尔多安试图扩大自己在土耳其的权力。通过这种手段,他已经成为自土耳其国父凯末尔以来最具影响力的领导人。
2017年,埃尔多安可能终将实现自己最重要的野心:他正式大权独揽,作为无可争议的国家和政府首脑统治土耳其。
在经历了包括未遂政变和一系列恐怖袭击在内的血腥一年之后,支持赋予埃尔多安更多权力的民意有所增强。总统很可能会把“支持”的投票结果说成是顺从民意。他的反对者将会认为,投“反对”票是防止独裁的最后机会。
朝鲜核危机
2017年,朝鲜宣称在9月成功试爆氢弹并多次试射导弹,虽一次次震惊全世界,却又让国际社会束手无策。
报道称,美国政府11月再次将朝鲜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双方唇枪舌剑、剑拔弩张,战争似乎有“一触即发”的势态。
为进一步缓和局势,也为了韩国平昌冬奥会的顺利进行,韩国总统文在寅表示,如果朝鲜在冬奥会开幕前不再有挑衅行动,韩美两国有可能推迟原定冬奥会期间举行的联合军演。
德国大选
如今,默克尔是欧洲最重要的领导人。但是,在2017年,随着默克尔谋求第四个任期,她面临着严峻的竞选挑战。
现有政党的问题很可能会显著加大打造稳定同盟的难度:民众对默克尔在移民问题上的自由派路线感到懊丧;作为她当前执政联盟的伙伴,社会民主党长期以来不断衰落;传统盟友自由民主党则前景难料。
反欧元和反移民的德国选择党将试图抓住这个机会捞取好处。默克尔将努力确保在国内的弱势不会破坏她的关键国际作用。
耶路撒冷
年底,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引发阿拉伯国家和全世界各地穆斯林的抗议。
巴勒斯坦方面表示,此举无异于“宣战”,将给中东和平进程带来深远的影响。
报道称,在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的问题上,美国可谓“众叛亲离”。
埃及提交的一份决议草案重申安理会在耶路撒冷地位问题上的一贯立场,并要求所有国家都不要向耶路撒冷派驻大使馆。
包括英国、中国等在内的安理会15个成员国中的14个国家对此草案投票赞成,但美国作为常任理事国投下了否决票,草案因此没有获得通过。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