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0期 第1639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8-01-02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宁陕管理所: 化解收费争议 提升服务品位
新闻作者:文 / 王 治

宁陕管理所位于西汉高速K1219+400处宁陕县筒车湾镇,所辖路段横跨安康、汉中两市,途经宁陕县、佛坪县、洋县,总里程65.75公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行驶西汉高速的车流量稳固提升。在文明服务日益精细化、标准化的形势下,司机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各界对收费人员的文明服务水平赋予了更高的期望,随之而来的投诉事件也在逐步增多。如何有效避免投诉类事件的发生,赢得社会公众对高速公路服务的认可,显得尤为重要。
2017年,宁陕管理所共收到文明服务投诉案件3起,投诉原因主要为以下三点:大河坝收费站货车通行量大,部分货车司机均为满载驾驶,如遇到雨雪等特殊天气时,由于雨雪附着在货车及货物上,货车总体质量会有所增加,导致司机投诉秤台秤重信息不准确;部分客车司机存在“大车小标”现象,要求出示行驶证时,司乘人员无理取闹,且态度蛮横,对要求上缴的通行费金额存在质疑,因而投诉工作人员对收费政策执行有误;由于货物混装、装载容积不足、货物不属于减免范畴要求等因素,部分绿通车辆不满足免征通行费条件,工作人员在查验货物过程中,司乘人员拒不配合,拒绝听取政策解读,最终投诉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欠佳。
这些都是引发投诉案件的导火索。作为高速公路服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接触形形色色、素质参差不齐的司机,免不了发生这样那样的争执。收费过程中发生争议纠纷并不可怕,只要能够正确认识,通过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治理等三个环节妥善处理,一定能够降低投诉率。
事前预防 统筹兼顾
宁陕管理所对习题库、历年沿用收费政策、标准规范等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以班组为单位,充分利用业余时间集中学习,通过统一考试和现场问答相结合的方式,对学习结果进行考核。组织开展文明用语使用培训、微笑服务训练,提高收费员微笑的真诚度、目光的专注度、声音的亲切度,确保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内化提升。对车道各类特情进行总结归纳,针对假绿车辆、“大车小标”、超限超载、假币缴费、催促谩骂等多种场景,制定专项解决方案,从语言技巧、处事方式上对一线员工进行指导。定期针对文明服务进行稽查,每人每月不低于5车次,通过建立文明服务档案,选树模范典型,营造“一帮一,队队红”的学习氛围。
事中控制 张弛有度
处理特情时,宁陕管理所收费员必须调节情绪,保持良好工作状态,按照规定解释相关政策,不讲与事件本身无关的话语,面对司乘的某些不当言论时,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确保不被对方情绪所感染而做出偏激行为。仔细倾听,明确对方诉求的内容及意图,坚持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通过安抚对方情绪、坚持使用“对不起、请见谅”等文明用语,消除司乘人员的怨气,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处理矛盾时,坚持使用值班记录仪,为日后的纠纷处理提供影音证据,为保护职工合法权益提供有力保障。对于态度特别恶劣、语气特别强硬,且多次交涉未果的司乘人员,值班站长及时维持现场秩序,并联系驻地执法单位协助处理。
事后治理 防错纠偏
投诉案件发生时,收费站长第一时间联系当班人员,调取相关监控录像,核查现场情况后,认真填写《投诉处理登记表》,详细记录投诉内容、调查情况、初步调查建议等相关信息,将结果反馈至征费稽查股。征费稽查股收到反馈信息后,确认主体责任方并填写处理意见,同时配合收费站站长与投诉司乘取得联系,做好相关解释说明工作,力争获得司乘理解,并撤销此次投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成立专项小组,对投诉案例进行研究讨论,总结经验,正视不足,依托内训师网络授课、分享经验材料等多种形式,组织全所员工共同学习,避免该类事件再次发生。对案件中受到委屈的员工,积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及时抚平波动情绪,同时设置委屈服务奖,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奖励。
总之,高速公路服务队伍正在不断壮大,作为最基层单位,宁陕管理所将继续围绕“三优”目标,不断创新服务载体,提升服务品位,着力打造一流窗口服务品牌,努力实现文明服务零投。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