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0期 第1639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8-01-02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第四版 < 上一版   
镇巴万年桥
新闻作者:文 / 图 周迎春


万年桥位于镇巴县观音镇泗溪河村,又称泗溪桥、司溪桥。是由43块石灰条石砌成的半圆拱单孔石拱桥,净跨15米,全长21米,桥顶长10.4米,宽3.5米,桥面距水面高12米。桥两头设有石台阶,分别为13级和18级。拱圈顶部合龙处有石雕逆河向龙头龙尾,也有说是趴蝮头尾。趴蝮即避水兽,传说为龙王最喜之子,能吞江吐雨,常被雕置于桥头桥身,或作为建筑物的排水口。券顶正中原悬有一把铁剑,后遗失。桥西头建有长20米、宽1.3米的引道石砌配套工程,即原人行大路与石桥衔接段。桥面两侧由石柱石板组成护栏,护栏正中各立石碑一通,相互对应,碑刻文字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凿掉,现不可辨。
万年桥东西走向,横跨泗溪河。泗溪河属常年性河流,上游为潭子坝河,源出龙潭坝,由南向西北流入楮河。《定远厅志》载:“泗溪河之源三面壁削泉水上喷高丈余倒流为溪”,故名。定远厅即镇巴县旧称。万年桥是镇巴县城经观音镇、瓦庙镇到紫阳县毛坝关的古时人行大路之要津。该桥结构严谨,作工精细,造型美观,坚固牢实,是镇巴现存古石桥中最大最好的一座。1989年版《镇巴县地名志》、1996年版《镇巴县志》、1998年版《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2001年版《镇巴县交通志》、2012年版《陕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丛书・汉中卷・镇巴文物》等,对万年桥(泗溪桥)均有记载。该桥现已被列入“镇巴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万年桥一说修建于清光绪年间,桥上石碑为清光绪年间修桥碣;一说落成于清宣统元年(1909)秋,由观音堂后坪寺张寻昌(字珍元)等里绅士民募捐修建。也有说是当地李、徐、万、白四姓乡民牵头,集乡民、商贾之资建成。以原建木桥倒塌新建石桥永固“历经万年”而得名。万年桥还有一个颇富传奇的名字――思妻桥。相传两百年前,这条不知名的小河边住着一位书生,外出求学赶考数载未归,忽闻妻病重急回家探望,适逢河水暴涨,河上没桥书生却思妻心切,不顾众人阻拦只身泅渡过河,不幸被汹涌的河水冲走。后人感动便捐资在此建了这座石拱桥,并取名“思妻桥”,这条河也便称作“思妻河”,后演变为“司溪”“泗溪河”。这个凄美爱情故事的真假无从考证,也或许是根据“泗溪桥”的谐音衍生而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