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6期 第1645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8-01-23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25日 星期日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张家咀村迎来新生活
----------省运管局“两联一包”扶贫工作侧记      
新闻作者:文 / 记者 安立广 通讯员 牛 强
2012年,省运管局在省交通运输厅的统一安排下,开始包扶位于长武县亭口镇西南部的张家咀村。全村共5个村民小组, 221户1021人,耕地面积约1540亩,主导产业以粮、果和劳务输出为主,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84元,属国家级贫困县的贫困村。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张家咀村已于2017年底整村退出贫困村。下面让我们走进张家咀村,看看张家咀村的新生活,看省运管局如何帮扶,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役。
强化领导 精心组织
确立“壹号”工程
2016年省运管局新领导班子上任后,将包扶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党委会、局务会、专题会,会会研究,明确了扶贫工作由局党委负总责、局工会具体抓的工作思路,制定了班子成员“每人结对帮扶一户、每月至少探望一次”的工作方针,制作了“两联一包”扶贫作战图,实行挂图作战,对账销号,进一步确立了扶贫工作“壹号工程”的重要地位。局党委书记赵铁牛和局长龙浩仔多次带领工作人员赴村实地考察,了解村民小组分布、村舍民情、粮果产量、人均收入等基本情况,渐渐地摸清了地形、熟悉了村情、找准了民情。截至2017年,省运管局共拨付扶贫资金50.3万元、争取扶贫专项资金近300万元用于修村道、搞产业、通电线、装路灯、打水井、整危房、绘标语……这一桩桩一件件,使扶贫工作真真正正地站在了“精准”上。
修路当先 打井通电
狠抓民生工程
张家咀村,曾经只有土路,大风起让人口鼻扑灰,下雨天使人寸步难行。出行难显然是摆在村民面前的头等大事。
“要致富,先修路。”省运管局领导班子看到了这一点,从包扶的第一天起就开始研究修路。因此,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组数据:2012年,帮扶修建村道300米;2013年,向省厅争取资金硬化村道500米;2014年,铺盖泥泞道路260米;2015年,修建水泥路村道450米;2016年,向县扶贫办、县交通局争取资金43万元,修建了张家咀村至亭南村环山路1070米;2017年,向省厅争取专项扶贫资金100余万元,按照4.5米宽的通车条件翻修扩建村内主干道路3000余米,同时安装了太阳能路灯50盏。张家咀村现在的出行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小汽车、农用车、摩托车来回穿梭,客商的卡车频繁出入,水利、电力、通信等部门的工程车更是畅通无阻。
2017年初,张家咀村原有水井突然枯竭,省运管局迅速争取到专项资金100余万元打钻新井。经过20多个昼夜紧张施工,一口539米深的水井建成并投入使用。而后,在村委会、幸福院等公共建筑屋顶初步建成了20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并联系电力部门对村内老旧电路进行了升级改造。目前,光伏项目正等待与国家并网,贫困户们已拿到了光伏产业分红;电路升级改造已基本结束,电力入户率达到了100%。现在的张家咀村路通、水通、电通,全体村民们目睹着村容村貌的日新月异,每天都能感受到党的精准扶贫政策,纷纷为省运管局竖起了大拇指。
关心疾苦 结对帮扶
共建美好生活
2016年,省运管局争取专项资金47万元,在村里建成了可安置10户15名孤寡老人的“幸福院”,并在院旁建成了标准化乡村卫生室。幸福院现已入住7户10人,真正使这些老人们老有所养,相互依靠。
局班子成员严格执行“一对一结对帮扶”的既定方针,每个月都至少走访一次自己包抓的贫困户,面对面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困难,实打实寻找脱贫致富的路子,为贫困户们“量身打造”符合各自实际的中长期帮扶规划。每逢节日来临,他们还会带着慰问金和慰问品,给贫困户们送去温暖与关怀。
针对个别因病致贫的贫困户,省运管局积极争取健康扶贫政策和资金,并联系医院进行治疗。先后带领左眼失明的张岁兔到咸阳二院医治眼部恶性肿瘤;带领有精神疾病的张俊民到旬邑精神病院就医;带领贫困户弥彬侠到西安红会医院治疗左膝盖骨病情。贫困户们对这种真心真意、用心用意、全心全意的帮扶举措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经常发出由衷的赞叹,难怪贫困户史来宝逢人便说:“党的政策真好,省运管局真棒!”
精准施策 养鸡种树
坚持产业帮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2016年,省运管局投入扶贫资金1万余元为当时的10户贫困户购买了500只鸡苗和养鸡配套设施,当年的养成鸡销售让每户收益5000余元,直接使其中8户贫困户脱贫。2017年再次拨付扶贫资金27万元,建成了300余平方米的养鸡舍,由村党支部指导全体贫困户入股,并挑选1户懂技术有经验的贫困户集中饲养鸡苗,盈利后按股分红,形成了 “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 的产业分红新模式。
按照“长短产业结合”要求,省运管局拨付专项资金10万元为贫困户购买苹果树苗4500株,明年即将挂果,预计可使每户贫困户增加收入6000余元。在产业帮扶的带动下,张家咀村的经济增长逐渐上升:2014年全村贫困户68户210人,人均可支配收入4600余元,贫困发生率23% 。截至2017年底,仅存贫困户6户18人,贫困户数和人数同比2014年分别下降88%和90%,贫困发生率降至1.76%;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9150余元,家庭纯收入和家庭人均纯收入同比2014年分别增长73%和106%,达到本年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7%。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产业扶贫是扶贫工作的主要方式,省运管局正是沿着党的精准扶贫政策,踏着精准施策的步伐,带领着乡亲们走出了贫困,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