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6期 第1645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8-01-23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25日 星期日

第四版 < 上一版   
邑太史桥
新闻作者:文 / 图 周迎春


太史桥位于西安市邑区甘亭镇西郊村,俗称“西桥”,为半圆拱十孔联拱石桥,明嘉靖壬寅年(1542)“弘治七子”之一的王九思创建,故名太史桥。桥为东西走向,跨涝河故道,全长82.8米,宽8.6米。十孔不等跨,中间两孔净跨4.18米,边孔跨4.3米。桥两侧设石栏板,正中龙门石雕吸水兽。中间六孔拱额分别浮雕有狮、虎、龙、凤、猪、马、羊、鹤、麒麟形象和花卉图案,构图严谨,刻工精致。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至光绪年间五次修葺。民国十年(1921)秋洪水毁两孔,遂重修,“较前增高数尺,桥面悉以石铺”,次年竣工。桥墩南侧第六、七拱之间有“中华民国十一年(1922)孟春重修”石刻题记一则。桥西头原有民国十二年(1923)“重修太史桥碑记”碑石一通,碑高2.2米,宽0.78米,碑文楷书,24行,行48字,概述了太史桥的修建历史,特别总结了清光绪中叶一次修桥的教训及民国十二年(1932)修桥始末,户县定舟村举人赵继声撰文,礼泉翰林宋伯鲁书丹,属书法名碑,现移于户县文庙内保存。1977年涝河治理改道,加之公路北移,桥不再用。1995年被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