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3期 第1652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8-02-23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用孝心书写别样青春
新闻作者:记者 杜妮娜

提起“90”后,人们更多想到的是青春,是活力,是懵懂,是敢于探索、是勇于创新,是自由洒脱等等,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如今一个90后的女孩能够长期照顾奶奶,为奶奶送终,和婆婆相处亲如母女,赢得众人的一致赞扬。她就是宜富分公司富县管理所的收费员周小凤,她是奶奶晚年的“小棉袄”,是婆婆眼里的好“闺女”,她用无悔的孝心演绎着一场别样精彩的青春赞歌。
“不怕,有我牵着你的手”
出生于1991年的周小凤,自幼生长在农村,家境贫寒。她还没出生时爷爷就去世了,父母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最朴实的农民。幼年时,她的父母为了能家人过上好日子,背井离乡来到黄陵县起早贪黑,苦心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大的农家乐。由于父母忙着生意,周小凤和哥哥就由奶奶一手拉扯长大。
周小凤回忆,小时候自己和哥哥上学,中午走10多分钟回家吃饭,不识字看不懂钟表的奶奶却能“神奇”地准时把饭菜摆上桌。家里条件不好,他们一年四季穿的衣服鞋子全是奶奶一针一线手缝的。大伯姑姑们每次看望奶奶带的好吃的,奶奶都舍不得吃一口,全给他们留着。“小时候不懂事,还要顶撞她。”周小凤笑着说,但自己的叛逆期很短,父母教育她从小要崇德尚善、做一个孝顺的孩子,正是受这种传统朴实的家风影响,她懂事得很早。
哥哥18岁时参了军,父母经营农家乐太忙太苦,长大后,照顾奶奶的担子就落在了周小凤身上。一个90后小女生怎么照顾好奶奶呢?周小凤找到了“宠”奶奶的N种方式。
饭要煮得软软的。周末或者放寒暑假,周小凤以最快的速度飞奔回家,在菜市场买了菜和肉,荤素搭配,把饭菜做得软软的、细细的,方便奶奶牙口不好的奶奶吞咽。周小凤说,奶奶跟小女孩一样爱吃零食,最喜欢的是蜂蜜蛋糕,她就把父母给的零花钱全都攒下来买给奶奶吃。有一次,奶奶想吃蛋糕,她骑着自行车到十几里外的镇上去买,由于时间太晚,蛋糕卖完了,就买了一些奶奶平时也喜欢吃的桃酥饼,回来后,奶奶不吃,还不停地唠叨,她就耐心地劝奶奶,像哄小孩一样。天气好时,周小凤会带奶奶去赶集,“都是女人嘛,喜欢逛逛逛买买买嘛!”走走看看,买一些喜欢的小零碎,奶奶能高兴好几天。
工作后,周小凤越来越忙,回家的次数少了,但只要能回去,她就帮着奶奶买菜做饭,拆洗被褥,四季衣物准备地妥妥当当她才放心。不幸的是,2017年7月,一向身体还算硬朗的奶奶突发肺部重度感染,身体迅速衰弱了下去,周小凤专门请了1个月假回家照顾。生病后,奶奶变得郁郁寡欢,喂饭就成了一件难事,时而吃时而赌气不吃,经常是把饭热了凉,凉了热,一顿饭往往要吃1个多小时,有时会神志不清乱抓乱挥,把饭撒得到处都是。她常常是一边流着泪一边给她喂,又心疼又无助。病至后期,老人家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口齿不清,杂言无章。她天天为老人穿衣、洗漱、喂饭、把大小便等。奶奶睡觉前会像小孩子一样拉着她的手,让她陪在身边。还不定时睁开眼睛看看她还在不在边上,然后她就会像哄小孩一样:“奶奶乖,闭上眼睛睡觉了,我会在这一直陪着你的。”老人家会很听话地说好,然后继续安心睡觉。奶奶疼痛难忍的时候,总喜欢乱抓,她就静静地牵着奶奶的双手安抚。在奶奶弥留之际,周小凤紧紧握着她的双手,安慰道“不怕啊,有我牵着你的手呢”。虽然已经不能开口说话,但她能从奶奶的眼神中感受到欣慰和宁静。奶奶去世后好长一段时间,周小凤都无法从悲痛中走出来,夜里老做梦梦见奶奶,醒来泪水模糊了双眼。
“生活那么苦,奶奶一手把我们带大。然而,当我长大了,她却老了,病了,她并不希望我可以给她多少钱,只希望我平安幸福,多抽空陪她起聊天、吃饭,仅此而已。奶奶虽然不在了,但我问心无愧。父母也渐渐老了,所以我要把握当下,珍惜眼前,生活除了学习、工作……最宝贵的时光莫过于和家人一起。”周小凤说。
婆媳相处有“妙招”
“听说你和婆婆亲如母女,很难得啊,有什么妙招吗?”我好奇地问周小凤。“哪有什么妙招啊,只不过我比较幸运,婆婆通情达理,宽厚善良,我也能将心比心把她当亲妈看待,所以关系就特别好。”周小凤很不好意思地笑着说。
结婚生子后,周小凤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一直和婆婆生活在一起,更加体会到为人媳、为人妻、为人母的责任,婆媳之间从没吵过一次架,从没红过一次脸。常言道“顺者为孝”,在日常生活中,周小凤注重老人心理需求,一有时间就陪婆婆聊天,婆婆的亲戚朋友来了,她总是热情招待,遇到与婆婆有分歧的事情,她心平气和地与婆婆沟通交流、消除隔阂。由于岗位特殊,婆婆一人在家操持家务带孩子,她在上班期间每天坚持打电话视频聊天,嘘寒问暖,回家后主动做家务。婆婆年纪大了,平时洗澡时她都会帮婆婆搓搓背,也防止婆婆摔跤。逢年过节和公婆生日时,她总是主动张罗着购买生日礼物。“我家的媳妇,比亲闺女还亲”婆婆逢人便夸。周小凤的一片孝心,换来了婆婆对她的关爱,每次回家婆婆都会专门做她喜欢吃的饭菜,精心照顾上幼儿园的儿子,使她能安心工作。走在街上不知情的人,都会以为她们是母女。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正是在这样和谐氛围浓厚的家庭熏陶下,周小凤四岁的儿子从小就非常懂礼貌,一有好吃的,也会先给奶奶送去。周小凤的善良,老人的宽容,是这个小家一直和睦的关键所在。
“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从古至今,社会在变,时代在变,但‘百善孝为先’的优良传统却始终不变。勤俭节约,孝老爱亲,淳朴的家风伴随着我成长。如今,我既是女儿、妻子也是儿媳、母亲,将这份淳朴的家风传承下去,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采访结束前,周小凤朴素的话语让我在心里为她默默地点了个大大的赞。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