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4期 第1653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8-02-27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年的记忆
新闻作者:文 / 南 山


年,对于儿时的我来讲,充满着无限的诱惑和热切的盼望。过年,就意味着可以穿新衣、吃肉饭、走亲戚、坐宴席、放鞭炮。这些美事要在平时几乎一件也很难实现。
我的老家在土地肥沃、风调雨顺的关中平原。记得那时进入腊月,大人们就开始为过年张罗、忙碌起来,先是打扫屋子,把家里的锅碗瓢盆、桌椅箱柜全搬出来擦洗,戴上草帽蒙住鼻嘴将屋子角角落落的灰尘和蜘蛛网清扫,用土块和成泥水作为涂料粉刷低矮掉皮的土墙面,用废旧报纸糊上土坑墙围。通常全家人要忙一整天,午饭只能吃点馍馍简单对付,我们小孩也会快乐地帮助家人搬运一些小东西。打扫完屋子,父亲骑着自行车带着我和弟弟到县城理发、洗澡。理发的推子时常夹头发,一些短头发还会从脖子灌进衣服扎人,澡堂没有暖气冻得人直哆嗦。所以这两件事我和弟弟都不乐意做,弟弟不听话、不配合,惹怒了父亲经常会遭到“动作帮助”。但比起过年的乐趣,这点小麻烦都能忍受。
过了腊月二十,村子的年味就浓起来了,大人喜欢把孩子的婚事放在腊月里,取意双喜临门。于是我们小孩就有了口福,可以隔三差五去吃宴席,宴席上自然会有好多肉菜,平时吃不到,我们不仅要吃个肚饱,还要夹个肉馍带回来吃。这时父亲开始上县城置办年货,先是购买花生米、腐竹、调料、木耳、黄花、粉丝等一些干货,随后再买白菜、菠菜、大葱、蒜苗、大肉、一些水菜和肉食。父亲带着我来回询价比质,跑得我腿脚酸痛,等到“出手”时我便负责看守,在人流穿梭的农贸市场,我眼睛死死盯着父亲一件件买好的物品,内心存留着一丝胆怯,生怕被别人抢走。办好年货就要蒸馒头、包包子,馒头和包子不仅要保障正月十五前全家人和来的亲戚吃,还要保障走亲戚用,需要蒸上十几笼、好几锅。奶奶和母亲从早忙到晚,院子用铁架撑起凉晒粮食的席子放置刚出锅的热馍头和包子,包子馅都是手指头般的肥肉块,那是我儿时最爱。
到了年三十,奶奶和母亲会煮肉,这是家里一年中难得的几次,而且这次分量多,有七八斤肉。我和弟弟便一直守在锅灶边等候肉熟,去啃肉骨头,吃肉汤泡馍,在我儿时的记忆里这是一年仅有的一次让我们尽饱吃肉的机会。父亲在年三十这天会挑满家中的水缸,村子讲究大年初一不能到别人家水井打水。
大年初一早上,我们早早爬起,换上母亲准备的新衣服,放鞭炮、吃饺子,母亲总会叮嘱别把衣服弄脏。我们那时怎会顾及这事,为了放炮避风会挤在刚刚粉刷的墙角,一靠一身灰,街道上车辆一过尘土飞扬,加之吃饭时洒落的汤水,不到两天新衣变成脏衣。
爷爷、奶奶终究没有等来好日子,在帮助父母度过家中最艰难的日子后相继离我们而去。每年除夕夜,我们都要支起桌子摆上爷爷、奶奶的遗像,祭上水果和刚出锅的第一碗饺子,去爷爷、奶奶的坟头,点上蜡烛,照亮爷爷、奶奶回家的路,一起与他们过大年。
时光飞逝,近几年村子的变化比渴盼中还快,两年前村子通了去往各村的水泥路,班车通到家门口,改变了过年走亲戚进门前先要跺跺脚弹弹灰的习惯。家里盖起二层小楼,装上了太阳能、空调,父母亲说他们的心敞亮多了,我们回家过年再也不怕寒冷、不怕没处洗澡。自来水通到各家各户,父亲早些年因水质差患的尿结石再也没犯过。每天早晨会有两名人员打扫街道,清理各户门口的垃圾,村里的环境卫生与城里不差上下。村头办起蔬菜粮油超市,过年时节物品丰盛、充足,足不出村便把年货办好了。
日子一年比一年红火,父母亲却一年比一年苍老,为了操持这个家庭,他们早些年身体透支,现在依然不愿放下手中的活计。我们惟愿有更多的时间陪伴他们。过年过年,过的就是父母健在的宽慰,儿孙绕膝的满足,亲朋高坐的喜悦,这些都是生活对我们的馈赠……
 (作者供职于省公路局)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