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9期 第1658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8-03-16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10月20日 星期一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办好实事惠民生
----------宝鸡市运管处2017年工作亮点回眸      
新闻作者:文 / 赵 星
开通两条跨县城际公交线路,超计划完成18个建制村通客车任务,城乡群众出行更加便利;驾培行业“计时培训”规范有序,越来越多的学员享受到优质驾培服务;出租汽车行业好人好事不断涌现,为文明宝鸡频添亮色……
2017年,宝鸡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回应群众所盼,瞄准民生实事精准发力,大力推进道路运输系统行风建设、加快行业转型升级、提升运输服务品质。一年来,全市道路客运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城乡客运公交化、驾培行业改革、货运物流管理等各项工作亮点纷呈。
亮点一:客运公交化再加速
2017年9月29日,宝鸡至凤翔城际公交开通;同年10月15日,宝鸡至蔡家坡城际公交开通,总共投入40辆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这2条跨县城际公交线路的开通,极大地方便了沿线群众的出行,有效衔接了城市公交和城乡公交运营网络,对省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和客运企业的转型升级起到良好示范作用。
全市各县区也加大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力度,眉县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公交,陈仓、凤翔、扶风、岐山的主要镇全面实现了公交化。全年开通公交线路62条,投放公交车辆470辆,全市县域20公里范围内公交化运行率达到39%。全年超计划完成18个建制村通车任务,全市行政村通班车率达到93%以上。
亮点二:驾培改革全省领先
宝鸡市是全国驾培改革试点城市,2017年,宝鸡市运管处将各驾校“先培后付”培训模式具体量化,定期对各驾校进行督导检查,对排名靠后的驾校予以通报批评。截至目前,宝鸡市驾培行业培训服务模式覆盖率达 100%,改革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宝鸡市运管处还加大对驾培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共查扣违法违规车辆 36台,对 6所违规驾校在全市通报批评,从严从重处罚, 32名违规教练员被停止教练员资格3年。选派选手参加全省“秦汉杯”汽车驾驶教练员职业技能大赛,取得了 2个第一名、 2个第二名、2个第三名的好成绩。
亮点三:运输服务水平大提升
2017年,宝鸡市运管处在全市道路运输开展运管队伍思想作风纪律整顿和运输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活动,让政风行风为之一新。
针对作风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宝鸡市运管处列出了四大方面二十多项问题,逐项进行整改。全市各运管机构办事窗口坚持挂牌上岗、文明用语、微笑服务,力求让每一位办事群众满意而归。围绕行业秩序存在的问题,市运管处大力开展道路客运行业提升服务质量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全市危运从业人员、出租车驾驶员接受脱产培训,安全生产意识和服务水平得以提升。全市班线客车、出租车和县区公交车全部张贴车辆信息二维码,接受群众监督。全年查处非法营运车辆 187辆,查处违规经营车辆 500多辆次,规范了经营行为,维护了运营秩序。
亮点四:货运物流提质增效
针对汽车维修市场存在的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烤漆房污染废弃物回收、马路作业等问题,宝鸡市运管处先后整治不达标维修企业300余户,全市所有汽车维修企业都办理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组织开展全市汽车维修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专项整治活动,目前,市区汽车维修行业污染治理工作已全面完成。
为壮大全市货运物流行业,宝鸡市运管处积极引进和培育大型货运物流行业,其中,浙江传化集团在宝鸡市投资建设宝鸡烽火速特物流园区。农村交通物流在眉县、太白、扶风、陈仓、千阳、陇县6个县区全面开花,多式联运、农村物流示范工程发展态势良好。
亮点五:行业文明窗口更亮
宝鸡市运管处持续开展出租车经营行为专项整治活动,推行“管企”联合方式,安排稽查人员在重点区域全天候现场监管,运用科技监控手段实行 24小时动态监管。经过整治,宝鸡南站市民乘坐出租车自觉排队,出租车在待客区有序运营,这些改变让宝鸡文明城市形象的窗口更明亮了。
宝鸡市出租车行业先进典型层出不穷:的姐谢东林救助青岛客商的暖心故事传遍大街小巷;多名出租车驾驶员荣获“陕西好司机”和“宝鸡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市区 2000多辆出租车积极参加“礼让斑马线,文明你先行”活动。出租车这道宝鸡街头的风景线更加亮丽!
亮点六:脱贫攻坚在行动
宝鸡市运管处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为帮扶村-陇县河北镇底渠村,争取到1.5公里硬化水泥路项目资金近80万元。冬季来临前,宝鸡市运管处负责人带领干部职工看望底渠村的特困户,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和棉被、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还发挥行业特点优势,免费为山区困难群众提供学习汽车驾驶和汽车维修的机会,并为其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2017年底,底渠村贫困户数量从最初的42户减少为16户。
亮点七:道路运输平稳有序
宝鸡市运管处牢牢守住安全生产“红线”,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精细化和科学化,确保道路运输安全。多举措督导企业认真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全面启动道路运输行业问责机制,制定并实施《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办法》。对全市12个县区57户运输企业、客运站(场)、4家旅游公司进行检查,全年共深入运输企业 660多家次,排查并整改安全生产隐患204条。去年以来,全市道路运输市场安全有序。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