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9期 第1658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8-03-16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10月20日 星期一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浅析高速公路收费员健康管理
新闻作者: 文 / 郭 睿

随着高速公路运营里程的增加,高速公路从业人员不断增加,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过程中,收费员的健康管理往往被忽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婚姻健康等问题逐渐凸显。根据调查显示,高速公路收费员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婚姻健康问题已经是很普遍的一个现象,收费员因久坐产生腰椎、颈椎疾病以及腰肌劳损、呼吸道疾病等逐年增多。每一位收费员或多或少的曾经产生过焦虑、急躁、抑郁、自闭、胆怯、自卑等不良情绪。部分员工因长期两地分居,加上现代物欲生活的冲击和思想的解放,感情危机越来越严重,家庭矛盾越来越多,离婚率逐年攀升。
收费员健康管理原因分析
收费人员身体健康问题。随着汽车的日益增多,中国现有汽车保有量已超过3亿辆,各个收费站每天上下高速的车辆就有几百辆到几万辆不等,收费站收费人员配备不足,导致超负荷工作,长期久坐导致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加之汽车噪音污染,尾气排放集中,工作生活环境差,部分劳动保护措施不到位,工作要求严格,一些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的提高,使得收费人员的身体健康堪忧。
收费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因部分收费站远离城区,管理体制严格,每天下班后与外界接触少,与人交流少,消息闭塞,逐渐脱离社会。部分地区员工年龄差大,沟通困难,共同爱好少,娱乐活动少!长期以来,职业病防治及教育只停留在纸上谈兵时代,鲜有关注,也很少予以正确引导,邀请专业心理医生授课、指导。一些离城市近的站点因车流量大,人员紧张,收费工作压力大,加班现象较为普遍,再加上收费员每天处在1平米左右的狭小空间,周边监控24小时开启,对人员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压抑感和被监视感。部分人员因长期处于机械式劳动状态,对外界的事物关心少,安于现状,不愿选定更高标准提升自己,加之单位组织开展职工业余学习和教育较少,导致部分员工心理上认为自己除了收费其他的什么都不会,长此以往,员工将会对工作产生疲倦心理,对社会产生恐惧心理,在不久的将来如果受到现代交通信息化、智能化的冲击,收费员的出路堪忧,收费员整体心理健康和后期自我调节堪忧。
收费人员婚姻健康问题。因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特点及站点的布局基本上处在一些城区、乡镇、村庄周边,多数人员工作分配离家较远,两地分居严重。上班实行四班三运转,有三天、六天、九天、十二天、十五天一倒班等制度,尤其十天以上倒班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夫妻之间长期处于两地状态,久而久之因工作、生活压力以及照顾孩子、老人等任务重,另一半分担少,加上夫妻间心里、生活环境、周围环境等变化导致夫妻感情淡化甚至出现破裂,离婚率不断提高,婚姻不和谐、家庭不稳定、子女教育不到位等现象普遍存在。尤其孩子教育方面,陪伴过少,孩子心理健康及学习养成教育堪忧!
解决问题的对策研究
合理配置人员,按照就近分配原则进行分配。合理安排休息时间,结合工作现状和人员身体健康问题增加必要的有针对性体育、医疗设施以及其他劳动保护设施,定期进行体检,多增加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体检项目,如久坐可能带来的一些风险防控疾病的检查,提早进行预防知识普及等。
为收费员提供能够缓解其压力的设施和渠道。通过游戏室、小型k歌房、健身房等,把不良情绪通过合理有益的方式释放出来。管理者与收费员之间加强交流,热切关注收费员的生活、工作和心理状态,予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理解。定期组织开展集体活动,增进职工之间情感,加强同事之间交流。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与教育,做好预防工作,每个公司应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辅导室或者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定期为收费员进行心理疏导。合理安排各类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技能知识培训,多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一方面消除职工对机械工作疲倦感,另一方面可以拓宽收费员的视野和知识面,提升个人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应对信息化、智能化交通可能会带来的失业,用知识和技能来增加收费员的自信心,促进收费员的心理健康发展。
合理修订、调整管理制度和倒班制度,积极协调,妥善解决长期两地分居的现象。有条件的单位适当提供一些可以供夫妻、孩子一起短期生活的设施。多进行正面舆论宣传和引导,切实提高收费人员薪资待遇,完善福利待遇,让长期两地分居、处在偏远地区的职工在物质上感到满足,从而提高精神上的享受,多创造一些可以与家庭互动的机会,提高社会和家庭对收费工作的职业认同感,从而缓解家庭矛盾。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