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7期 第1716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8-10-12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11月04日 星期二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浅析基层所站如何有效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新闻作者:文 / 宋 馨

安全生产是涉及到职工生命安全的大事,也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稳定。基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必须不断提高一线管理人员管理水平,杜绝和减少因安全技能薄弱、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安全生产法律不清、安全操作规程不明等造成的安全事故,形成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因此,如何有效提升基层站所安全管理水平,我觉得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凝聚合力 全面推进安全管理体系化
安全管理工作要在社会生产体系中起到实际效果,绝不是“做做样子”,也绝不是所谓的“领导的事”这么简单。而是要从一个人、一个部门管安全,转化为建立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体系,让每一层、每个点、每个人都有责任分工。从基层所站来说,收费员遵守工作纪律,爱护并正确使用收费设备;站长负责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及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监督落实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路政、养护、收费部门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所统筹安排、上传下达、统一组织培训,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保证管理所安全生产投入的有力有效。
只有全员参与、环环相扣、互相监督、整体预防,形成一张立体网络,才能使生产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处于安全管理监督体系之内。
强化责任 切实抓好隐患闭环整改
常言道“预则立,不预则废”,安全工作就是一个想在前头,做在前头的工作。这就要求基层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把安全隐患治理放在安全管理工作的首要位置,全面带动安全生产整体氛围。
基层管理所在日常隐患排查工作中,应坚持管理所月检查,收费站日检查的巡检机制。所安委会对收费车道、监控室、收费大棚、职工食堂等重点区域的主要安全风险点进行罗列,各收费站按照巡检内容坚持日常排查,并依据实际开展安全隐患处理工作,形成巡检―发现―整改―观测―横向排查的闭环回路。尤其在面对设施设备老化、瓷砖脱落、房屋漏水等诸多细小问题时,基层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杜绝侥幸心理。对查出的隐患要及时治理,还要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找出各类隐患产生的内在原因,吸取教训,举一反三,从而达到根除隐患的目的,严防出现新的类似隐患。
拓展学习 着力提升安全知识储备
近年来安全工作形势的不断转变,安全工作也不断出现新问题,那么究竟怎么学呢?制订一个符合自己实际的学习计划,在行业相关安全知识学精学透的基础上,逐渐向相关专业延伸,拓宽知识领域,扩大知识面,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同时,要坚持深入一线现场,掌握一手资料,为遇到问题及时做好准确判断和决策打好基础。只有通过理论学习和现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及时发现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及时解决问题,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责。
学习形式一定要灵活,要探索新的学习方式。在召开交流会、组织学习讲座、学习安全警示案例的基础上,也可以通过电视、报刊、板报、标语、读本等媒体和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歌咏文艺演出等寓教于乐的活动,潜移默化地规范人的安全行为,真正实现用正面教育和反面警示相结合的形式,将安全教育与职工情感融入到一起,形成共鸣。
“我要安全” 竭力培养安全意愿
安全意识,指的是在职工思想意识中对于安全的认识,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警惕性等等。我们工作中经常有“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等“三违”情况出现,绝大多数职工不是不知道规章,而是有意无意地违章,这就是属于安全意识淡薄。没有安全知识,职工就会稀里糊涂受伤害;没有安全意识,事故就会不请自来。安全知识重要,安全意识更重要,当职工有了安全意识,就会主动学习安全知识,就会有安全保障。
职工只有安全意识还远远不够,还应该有安全意愿。所谓安全意愿,是指职工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实现安全绩效的意志和愿望。现实问题是,职工出亭未着反光背心,当管理人员指出问题后,职工并没有切实的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下次虽然穿了,也只是因为通报中对其提出了批评才有所注意。为了让职工形成强烈的安全意愿,就需要从感情角度入手,首先不是苛责他,可以采取谈心的形式,比如“怎么没有穿反光背心,忘记了?还是天太热不想穿”等,让他愿意接着你的话说下去,从而真正掌握真实思想动态,这样职工就会明白“安全为了谁”,才能从“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才会形成安全的习惯。
“事故是社会生产最大的成本,安全是生产工作最大的效益”。在实际工作中,要减少乃至杜绝安全隐患,把安全管理落到实处,就要建立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安全监督体系,培养一支能管会管并高度负责的基层安全生产管理队伍,培养员工养成“我要安全”的良好习惯,只有这样,基层所、站才能实现安全生产,从而为企业安全平稳推进保驾护航。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