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新中国共同成长起来的人,他们是我的祖父,曾祖,也就隔了两三代人,他们每个人的经历用现在的眼光看都可称之为传奇。他们经历的时代更替是我们不可想象的,有些长辈可能是三朝元老。他们经历过抗日战争、内战、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经历过土地革命、文革、三年饥荒、改革开放、九八洪水……经历太多太多,一生苦难,一生艰难,一生默默付出只为见证中国富强。受过的罪不愿后辈再去承受。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国有多少英雄满含遗憾逝世,马革裹尸时他们的故事可有流传下来?所以我期望读这篇文章的读者可以回去与自家长辈谈谈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让子孙后代去了解祖辈的艰辛。
对越自卫反击战是一段极少提及的战争。与抗日战争、抗美援朝……这些全民皆知的战争比起来,对越自卫反击战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从出兵到完全撤退用了不足半月时间,接下来的八九年间都是小规模军事冲突。
今年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四十周年,也是我碎爷(西安当地将兄弟中排名最小的称为“碎”)的六十周岁,更是新中国成立的七十周年。
1977年末,我碎爷应征入伍,服役于四川军区150师448团某炮兵连。1979年3月中国在越南的多次军事冲突挑衅下发动自卫反击战。中国三十多万解放军兵分两路依次挺进越南。我碎爷跟随部队前往前线,一路进攻势如破竹,用了极短时间便已攻入越南首都河内周边。中央本着反击的意思,只在教训树威,不愿发动战争,便下令大军撤退越南。
进攻是一路凯歌,但撤退却是举步维艰。越南的军队诸多方面不如解放军,正规作战不行,但游击战却运用得炉火纯青。全民皆兵,地道战、地雷战层出不穷。有人曾说过全球有两个玩游击战的行家,一个是中国,另一个便是越南。在对越南反击上,遇到游击战行家,解放军那种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帮助村民惩强扶弱的优良传统吃了大亏。
帮助挑水大爷挑水换来的是一枪子,帮助妇女照看包裹中的婴儿换来一刀子,帮助村民修桥换来被围歼,此种遭遇比比皆是,在多个连队都有发生。那时候的解放军如惊弓之鸟,处处提防。更甚的是遍地的地雷和竹片陷阱,多少人误踩丧命。
我碎爷他们炮团掩护大部队先撤,他们算是收尾部队之一,在撤退中遭遇四五次追击、阻截、伏击。打得窝囊,打得憋屈。被打散的炮兵连侥幸撤回中国土地上时,所剩寥寥几人,曾经熟悉的面孔,曾经嬉闹的战友在不到半月时间相继阴阳两隔,剩下的只有劫后余生的迷茫和对战争的敬畏。
正面冲突结束后,1981年我碎爷复原回家,过起了平凡的生活,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将这段历史深埋心底,不愿提及。我也是无意间听我爷讲过两句我碎爷的故事,当发现自己说漏嘴时便提醒我不要再提及这事。
这一次鼓足勇气向碎爷询及此事,他简单地叙述了一下当时情况,未曾深说什么,问多了便是沉默,我也不敢再继续追问,因为他眼眶的泪珠已经打湿了眼角。望着这位老人,心头翻涌,只期望维护国家尊严的芸芸老兵中的这位老人也能被人记住,他叫杨小民。
1987年我碎舅应征入伍,分配到新疆军区步兵十一师32团某野战部队,镇守新疆吐鲁番地区,守护东疆安稳,维护祖国统一,镇压分裂分子。由于训练刻苦,为人谦逊,重视任务,谨遵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准则很快荣升班长,受到部队领导赏识。
然世事难料,一次训练受伤加上出现高原反应引起一系列病症,一时间命在旦夕,转辗多家军区医院仍不得好转。一封病危通知书邮递回姥姥家,一家人抱头痛哭,准备接舅舅回家。
将全身浮肿的舅舅接回家后,一面四处寻医期待那一丝奇迹的发生,一边着手做最坏打算。也不知是气候原因,还是善有善报,还是因为寻得老中医妙手回春,舅舅的身体有了起色,日渐好转。他们连长得知舅舅有了生还希望但经济拮据,便着急帮舅舅申请下伤残证明,领取救济金,并叮嘱一定要将舅舅救活医好。
1992年当舅舅恢复往常已脱离部队许久,身份已经被复原不能再回到曾经战斗六年的部队继续效力,留有一生遗憾。每当在电视上看到部队的英姿飒爽比谁都激动,每当看到有人企图抹黑中国,企图分裂中国比谁都怒发冲冠。他说:“是部队给了他第二次生命,是部队让他重生,就应当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我期望这个从骨子里散发爱国气息的老兵让人们记住,他叫薛强安。
用我们这里老一辈人的说法:“咱这任何家庭无论是有多少个孩子,只有第一个是自己家的,留着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尽孝家族,剩余的都是国家的,只要国家有需要,就要挺身而出,尽忠国家。”所以我们这里革命的英雄先辈都是从家里最小的一位一位往上排。
祖国已经在风雨中摇摆却坚定走过了七十年,现在不需要老人们做出大的传宗、小的保卫国家的选择。因为现在有国家保护我们,有祖国做我们的后盾。国家因为这群团结一致抵御外强的中华儿女而自豪,现在我们因为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而骄傲。祖国七十岁生日快乐,愿祖国永远昌盛,国泰民安,长治久安,守护您的子女一生安稳。 (作者供职于渭玉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