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期 第1813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9-09-24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15日 星期四
 
第一版 下一版 >
安康市交通扶贫:从筑“新路”到创“富路”
新闻作者:文 / 图 周迎春 刘 欣

1b1.png

上世纪八十年代,“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脍炙人口的口号传遍全国各地,一语道出了交通建设对一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北倚秦岭,南靠巴山,千里汉江横贯东西”的安康,南北高山夹峙,河谷纵横,特殊的地形地貌成为横亘在百万安康儿女面前的一道天堑。

如何变天堑为通途,化坎坷为顺畅,连接内外,通达秦巴?近年来,安康交通人始终坚持“脱贫攻坚、交通先行”的发展思路,践行“大爱在心、为民开路”的理想信念,在交通扶贫的道路上书写着答案。

从筑“新路”到创“富路”,今天,全市已建成交通脱贫攻坚公路11516公里,其中深度贫困村通组公路2027公里。同时,通过“交通+生态旅游”“交通+特色产业”“交通+电商快递”等发展模式,农村公路成为了孕育致富新希望的“助推器”。

路通了,产业有了,土特产品运出去了,百姓们的致富激情也被点燃了。回望安康交通人的扶贫史,亦是一部筑路史。

筑“新路”:陆、水、空全发展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改革开放之前,安康交通十分落后。解放初,安康境内仅有一条全长284公里的汉(中)白(河)公路。至1978年,全市公路总里程仅3930.76公里,其中县乡公路2899.85公里,是全省交通最落后的地区。

交通建设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先手棋,是破解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的关键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围绕建设秦巴山区综合交通枢纽目标,安康交通建设投资规模和项目数量开始逐步增加,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

至目前,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2.3万公里,位居全省第二;高速公路对市域内80%区县覆盖,100%的县区通二级以上公路。安康机场将于今年10月实现首飞,与西安、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空中走廊”正加快构建。同时,全市水路交通航道里程达到680公里,其中等级航道495公里,瀛湖流水码头、紫阳港江南客运码头、汉王镇码头等建成投入使用,船舶拥有量和水路客货运量占全省85%以上。

交通先行发展,为安康实现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障,交通脱贫攻坚工作也才能更好地进行下去。

不只如此,未来5年,安康还将建成铁路“两网”、高速公路“六辐射三联线”、航空“一机场”、干线公路“一通道、三横、八纵”的交通主干网,合力推进西渝高铁及阳安铁路复线建设,建成平(利)镇(坪)和安(康)岚(皋)等6条高速公路、15条1000公里的国省道、一个4C级机场、6个通用机场及一条可通行500吨级船舶、直达长江的高等级航道,将形成包括高铁、公路、航运、航空等内畅外联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届时,安康将融入关(中)天(水)1小时经济圈、成(都)渝(重庆)2小时经济圈、江汉3小时经济圈。这些都必将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各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坚实保障。

创“富路”:扶、管、带全过程

“卖洋芋喽。”

“你声音大点!”

“我不好意思……”

“有啥不好意思的!来,跟着我一起喊。”

周末的紫阳县广场上,几个衣着整齐的人正吆喝着卖土豆。据介绍,他们来自紫阳公路管理段,正在为帮扶的贫困村售卖土豆。

紫阳公路管理段负责脱贫包联的村是紫阳县高滩镇万兴村,该村是撤乡并镇后紫阳最大的贫困村,更是全县13个深度贫困村之一,全村657户中贫困户就占393户,贫困发生率60%。

面对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环境恶劣、交通闭塞的万兴村,紫阳公路管理段段长王宗斌说:“修路架桥是我们的老本行,当地群众呼声最高的是让我们援建修路,那我们就从呼声最高的难题扶起,说了算、定了干!”

不到90天,万兴村便修通了7公里通组路,解决了400多户1800余人的出行难题。路修通后,该段结合村里烤烟产业成熟的特点,帮扶他们建立烤烟合作社发展烤烟,项目覆盖全村贫困户。同时,还组织贫困户种植了50亩青花椒。

自包联以来,该段已使22户贫困户乔迁新居,40户贫困户脱贫;线上线下帮助贫困户累计销售洋芋3万多斤,70%的贫困户实现农产品变现目标;通过志愿服务,为15户45名特困群众提供上门修脚服务,圆梦贫困户“微心愿”;通过技能扶贫、组织38人参加修脚师培训,并全部输送到远元全国连锁修脚店,让他们彻底摆脱了贫困面貌,实现了“能致富”的目标。

这只是安康交通人在全市脱贫攻坚领域中的一幕。

近年来,安康市交通运输局坚持党建引领助力交通脱贫攻坚,围绕机关党建服务交通中心工作目标,研究制定《关于充分发挥机关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安康市交通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等文件,组织和引导各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积极投身交通脱贫攻坚主战场。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涌现出了诸如安康公路管理局宁陕公路管理段新路道班班长李德现、汉阴县汉旋公路土苞寨道班班长吴大林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他们牢记“养好公路、保障畅通”的服务理念,以路为业,以班为家,把养好路、管好路、护好路作为自己的天职,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安全便捷的道路交通环境;他们始终把贫困群众的发展放在首位,用真心扶、用心管、全心带,帮助贫困村、贫困群众稳步行进在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上。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