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安境内基本都是砂石路或土路,晴通雨阻,不少路仅能满足马车通行。70年来,西安公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四通八达、美丽顺畅,持续为大西安建设、引领大关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养管并重 奉献一流公路产品
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具有承东启西、东联西进的区位优势,是中国东部通往西北、西南以及西亚各国的咽喉,在陕西乃至全国交通开发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70年来,西安公路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公路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路变得宽了、绿了、美了。公路宽、绿、美不仅是形式上的变化,而且是公路养管理念、观念的变化。
2000年以后,西安公路发展进入快车道,先后改造了108国道、210国道和101省道山区段,达到三级公路标准,特别是210国道实施示范路创建,推行精细化养护和规范化管理,积累了好的经验,在全省被列为样板路和示范路。在总结示范路经验的基础上,把好的做法在108国道、310国道、关中环线推广,使条条干线公路面貌焕然一新。
近年来,西安公路管理局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持续深入开展“美丽干线公路”创建活动,让公路在安全畅通的基础上更加美起来、靓起来。路面养护实现了机械化,更加专业、及时,辐射半径达到50公里。在前期绿化的基础上,采取“封透露秀”的绿化模式,加强公路的绿化美化,公路绿化率达92%以上,全面消除黄土裸露,使条条公路达到春季梢头嫩绿、夏季绿树成荫、秋季色彩斑斓、冬季松柏翠绿,形成一路一景的生态文明景观。修订完善《“路长制”实施方案》,养管活力倍增,干线公路年均好路率91%以上,在“十二五”迎接国检中跻身全国先进行列,2015年勇夺全省“好路杯”竞赛金杯奖。
严抓强管 路政工作结硕果
西安路政管理工作最大的特点,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强”,强化管理、强力推进,形成了强大的管理合力。
从2003年9月26日开始,西安陆续成立多个超限检测站,开展24小时4班3运转的执法行动,从重点治理到集中整治再到长效机制的建立,西安路政管理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形成了以固定站为依托、治超卸货点为辅助、流动检测车为延伸管理的网络化管理格局,有效保护了路产、维护了路权。
加大科技治超投入力度,通过高清电子卡口、不停车检测及货运车辆综合管理系统,实现路面查处、源头装载的科技管控,有效提高执法效能。实现电子报表、“黑名单”车辆等信息网上自动抄告和部、省、市、站四级信息共享。仅2018年,查处各类违法案件74起、行政许可93起,事案结案率、追偿率均达100%。检测车辆21万余辆,查处超限超载车辆407辆,对违法驾驶员驾驶证记分332起,累计扣分1862分,卸(分)载货物3万余吨,确保干线公路、农村公路超限率分别控制在2%和3%以内,形成了强大的治超合力。
服务乡村
全市建制村全通公路
西安农村公路从无到有、从有到多,最大的变化,就是路变得“密”了,密如蛛网、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为人民群众便捷出行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优质服务。
“十一五”期间,西安完成投资30.8亿元,建设改造农村公路8792公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十二五”期间,累计投资54.25亿元,建成610公里农村公路二级网化工程,新增农村公路557公里,二级公路通车里程达1415公里,彻底改变了西安市县乡公路窄、弱、路面等级偏低的状况。
“十三五”期间,西安农村公路在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县政府责任主体、乡镇政府管理主体、村民委员会实施主体的通村公路管养三级责任体系,完善养护生产和考评机制,管养质量和路况水平逐年攀升,为农民群众出行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截至2018年,西安市3085个村全部通上硬化路,实现了全市通村公路通畅率100%的目标。
随着农村公路的发展,沿线农民群众依靠公路发挥当地自然优势,改变了过去以粮为主的模式,逐步形成了无公害蔬菜、水果种植基地,高新产业基地和休闲旅游观光基地。以路为网,相关区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为农村脱贫攻坚及农民增收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攻坚克难
全力以赴确保路路畅通
目前,西安公路局实现了路面小修集约化、大中修市场化。路面保洁和路基养护交由县段负责,为县段、道班配备清扫车、洒水车、平地机,实施机械清扫+人工捡拾垃圾的作业模式。实施公路两侧“三化”工程,用高档树木花卉绿化美化公路,达到三季有花、四季长青,使条条公路风景靓丽。
当然,西安公路既有辉煌成绩也有艰辛挫折,成绩代表付出,挫折体现行业担当作为。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西安市境内的108和210国道多发地质性灾害,塌方、泥石流等屡见不鲜。每一次灾情都是命令。公路人靠着顽强的意志和毅力,持续鏖战,吃住在一线,先后战胜了2002年特大洪水、2008年雪灾、2017年黑河水库附近道路的大面积崩塌等重大灾害。在最近的108国道崩塌地质灾害治理中,他们应用北斗位移监测、新一代物联网技术等手段,对山体进行了监测、预警,提前应对,避免了重大交通损失和人员伤亡,减少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这也是陕西省首例公路管理部门通过预警和应急响应,成功减灾防灾的典型案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此作了报道。
党建引领
推进行业文明建设
多年来,西安公路管理局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与时俱进、紧跟形势要求,始终围绕公路养建管中心工作,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思想、组织和制度建设,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公路事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
持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文明创建和“创佳评差”等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取得丰硕的建设成果。创建省级文明单位4个,市级文明单位6个,区县级文明单位2个。涌现出拼命三郎式养路工李力争、爱车如命的刘志宏、养护技术专家马正英、勇闯市场的能人卢志杰、实干兴路的王三姓、巾帼英雄刘淑侠等省市级劳模10个,成为公路行业的宝贵财富。创建厅级文明路326公里,市级文明路230公里;省级模范“职工小家”2个,市级“工人先锋号”2个,市级模范“职工之家”5个,省级“职工书屋”3个。
近年来,西安公路管理局党委持续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修订完善党建制度16项。新创建市级文明单位4个、市级人民满意示范窗口1个、厅级文明治超站1个、示范路200余公里、省级模范职工小家1个、市级模范职工之家2个,2个党支部被评为市交通运输局先进党组织。2018年,荣获“陕西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