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期 第1811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9-09-17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14日 星期三
 
第一版 下一版 >
三十载栉风沐雨 绘就畅美“朝圣路”
写在西延路发展三十年之际
新闻作者:记者 张智勇 通讯员 王丽静

30年前,面对出行的困苦和独特的区位优势,陕西利用我国第一批世界银行贷款,修建了西安至三原一级公路,实现了陕西高等级公路零的突破。30年栉风沐雨,这条承载着陕西高速人富民强省梦的大道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竭力为司乘提供着“畅、洁、绿、美、安”的出行环境,为陕北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坚强的交通保障。期间,西延分公司上下用勇气、智慧、勤劳在黄土高原上书写下了一页页恢宏诗篇。

勇为人先 开启高速探索路

1989年9月24日,对陕西交通建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条全长34.46公里的西安至三原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这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第一条高等级公路。

为管理好这条“陕西第一路”,被誉为“西部第一处”的西铜管理处——第一代陕西高速人,站在没有收费站、没有养护机械、没有相关制度的起跑线上,怀着收费还贷、敢于担当的探索精神,开启了路边支棚、一个人举着旗帜指挥车辆排队缴费、另一人按车型开票收费,下雨打伞收、下雪穿棉衣收的收费模式;“一杆扫帚、一把锨,一块抹布擦半天”的养护方式;一辆柴油车宣传监督行人不能上高速、高速不能晒粮食的路政巡查之路,探索出了以“服务促管理”的工作目标,提出了“收费先问好、纠违先敬礼、来人先请坐、正人先正己”的工作要求,创建了收费标准化服务体系,为省高速集团制定《标准化收费站建设大纲》《征费员上岗规范》《优质服务手册》等提供了充分的经验,引进了专业的养护特种车辆,开启了综合养护模式,积累了文明、规范的路政巡查经验,为陕西随后“米”字型的高速运营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9月30日,黄陵至延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至此西延高速全线贯通,实现了西安到延安只需3小时的“高速梦”。沿线景点众多,照金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旧址、黄帝陵、南泥湾、中国黄土地质博物馆等,被誉为“红色旅游路”。与此同时,因高速公路体制改革,此路段运营管理单位改制更名为西延分公司,负责铜川-黄陵-延安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承担西安-铜川高速公路路政治超、小修保养工作。

如今,这条高速探索路不光为陕西高速运营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陕西高速输送了一大批人才,许多人已成为各运营分公司业务精湛的岗位能手、作风过硬的先进典范、各条高速的领军者,他们见证了陕西高速发轫、发展、繁荣的历程,他们陪伴高速公路历经了风雨兼程、收获了春华秋实。

砥砺奋进 坚守老区保畅路

修路只为强根基,通畅才是硬道理。面对这条横跨山岭重丘区,每年承载着全球华人拜谒人文始祖黄帝陵祭祖、前往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学习、旅游,陕北能源货运大输出的要道,西延分公司认真践行“发展现代交通,奉献一流服务”的陕西交通精神,以保畅为重点,精细管理,优质服务,精品养护,树立运营管理新典范。

聚焦服务管理。2006年底,省委、省政府提出将西延公路建成全省服务最好的品牌路。西延分公司迅速开启了创建全省服务最好品牌路的活动,制定了详细的活动量化考核办法,对收费员从微笑表情、标准普通话、声音洪亮度、服务亲切度、规范使用文明用语五方面进行深入培训,在收费亭内设立“微笑镜”,创建出规范化交接班制度。活动受到了陕西高速公路收费管理中心检查组的高度评价,并将创建的规范化交接班制度在全省联网收费单位内进行学习推广,从那时起宝塔山下、延河畔边、黄帝陵脚下,西延人良好的职业形象就成为了陕西的亮点,陕西的形象。

强化安全保畅。自2001年4月29日铜川至黄陵高速公路开通后,从2002年清明公祭道路保畅任务就落在了这条高速上,每年3月份是西延人整修路容路貌、站容站貌,检修巡查车辆大整治“热干月”,忙而不乱的服务保障受到了多方的好评。据统计,仅在每年清明节公祭活动期间,延西高速保畅服务接待贵宾就达数千人次,警卫车队和免费车辆近千辆。特别是2012年“十一”国庆长假实行全国法定节假日收费公路免收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通行费政策以来,西延这条红色旅游路一时间大量车辆驶入,分公司全员放弃休假,提前部署安排,实行车辆交叉巡逻及定点安排人员疏通的方式,边疏导边发布缓堵信息,使司乘人员堵车不堵心。经统计,每年节日假期期间延西高速免费通行量为54万台次。

冬雪中,西延分公司健全防雪防滑机制有效应对冰雪期长、除雪防滑工作任务重等保畅难点;汛期里,健全两级防汛防滑抢险组织机构和队伍,严格执行汛期公路“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检查”制度,建立与交警、当地政府等部门的联动机制,提高保畅力量。2008年冬季,面对暴雪灾害,分公司迅速组建了500人的保畅队伍,启动了保畅应急预案,全员坚守一线救灾保畅,为电煤气等车辆开通“绿色通道”,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完满完成了2008年元月抗击冰雪保畅任务。2013年7月22日,特大泥石流冲向西延高速,黄延路段十多处出现严重水毁,朝圣路中断,那一刻,西延人在基站被冲毁,电话中断的情况下,一个个穿着泥衣、泥鞋顶着倾盆大雨往返在抢险的路上,经过12个小时的奋力保畅,道路抢通。

坚持精品养护。作为陕北能源运输的主要通道,在大货车流量大的情况下,西延人探索出了“一流服务时限”养护标准,积极推进预防性养护,加强长大桥隧动态监控,每三年对全线桥隧委托专业检测机构进检测,每年对七座连续刚构特大桥进行专项检查,每月对所有桥隧经常性检查,每天对长大桥隧进行巡查,每年按照高速集团批复计划按期保质完成各项中修工程任务,工程合格率100%,关键指标抽查合格率96%以上。2007年4月,时任陕西省省委书记赵乐际途经西延高速时,对西延高速的养护管理及服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年10月,时任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翁孟勇一行检查并肯定了西延分公司桥梁管护工作。

深化路政品质。坚守执著是一种勇气,奉献执著则需要智慧。当我们行驶在延西高速公路时,从西延路政人员身上,就能感到了执著的力量,体会了奉献的价值,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顶风雪、熬酷暑,每天巡查上百公里,他们把路政管理、日常巡查、施工监管、护路维权案件的工作细节作为永久性的工作课题。特别是2006年10月,西延路政从一间活动板房、一套移动式检测磅秤开始探索建立起严厉的超限车上路倒查机制,强势遏制了超限运输,超限超载率由2006年的15%控制到2%以下,打赢了这场“超限战”,走在全省前列。在这过程中,西延人流过泪、流过血、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改革攻坚 打造品质提升路

“十二五”期间,随着二通道的全线贯通,对西延分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管理冲击,面对在路况水平、硬件设施上与第二通道的差距,西延人以“弱者等待时机,强者创造时机”勉励自己,按照加快推进“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发展的部署要求,再一次踏上了开拓进取、攻坚克难、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品质化建设征程。

坚持创新发展,培育发展新动力。积极探索智慧交通,在引入“高速公路绿色通道信息管理系统”、实施收费闭路电视全高清改造、开发养护工程、养护设备管理等手机APP、探索开通文明服务热线、建立突发事件多方快速处置机制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动科技创新要素与收费管理深度融合,将收费站区升级为符合司乘出行期待的“服务+旅游”、“服务+咨询”的多元服务平台,以创新点燃智慧高速发展的强“引擎”。同时,为遏制违法损坏的行为,西延路政人更是钻研日常工作技能,探索出台了路产案件逃逸“四个一”追逃理念:第一责任人、第一时间勘验、第一时间联动、第一时间追逃,进一步提升案件追逃率,2016年至今查处逃逸案件 173 起、挽回路产损失 242.81万元,并作为先进经验在高速集团多次进行推广学习,西延人的执着与钻研再次刻印在了陕西高速的名片上。

坚持协调发展,提高整体品质。服务方面:推行“值班站长窗口”服务新模式,营造全员看齐争先的服务氛围,并把“文明服务”列入每位收费员的工作考核中,引入第三方单位互评机制,对收费员微笑服务进行多元化评价,进一步促进文明服务质量再提升。养护方面:围绕“环保景观路”的定位,大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在黄土高原打造绿色长廊,使行驶在延西路上的司乘充分感受着“车在路上行,人在绿中游”。路政方面:持续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加强设施管理,重点打击破坏铁丝网、公路标志牌等行为,积极加强与沿线交警、公安、政府等单位的联系,落实群众举报有奖制度,建立了良好的保护路产联防机制。治超方面:严格执行高速公路治超政策,做好大件超限运输监管工作,近3年来,超限超载率稳定控制在0.06%,保障了道路安全畅通,形成了收费、养护、路政、治超点、线、面结合的“大服务”服务体系。

传承延安精神 塑造西延品牌

30年来,西延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强化制度、队伍、作风、精神文明建设,为分公司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制度先行。将制度建设贯穿于各项工作中,完成了145项职责、201项的制度汇编;结合实际,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机制,加大后备干部培养,选拨骨干人才,近5年来提拔交流科级干部32人,一线员工竞岗32个管理岗位,全年员工培训合格率100%。开创了人才强企新局面。

党建为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扎实开展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党员党性分析、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坚持以“星级党支部”创建为引领,积极开展“对标定位、晋级争星”活动,建成五星级党支部1个,四星级党支部1个,三星级党支部2个。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工作要求,建立副科以上干部廉洁从业档案,堵塞漏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晒在阳光下。

文明创建。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涌现出了陕西省“最美青工”崔超,收费服务内训师陈溶,微笑服务明星温娜、李洋洋、刘娜娜、霍红梅等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服务群众的先进典型;建立了以“圣地延安”模式为核心的品牌管理体系,强化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措施和服务能力,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金锁关站获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延安管理所成功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单位,分公司及四个管理所均先后创建成省级文明单位,黄陵管理所建成“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延安南收费站荣获第四届“最美中国路姐”团队称号。


后记:“三十而立,春秋正隆”的西延分公司,又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面对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全面实现联网ETC不停车收费这场必须打赢的硬仗,西延人再次乘风扬帆,以坚如磐石的意志,抓铁有痕的决心,永远在路上的毅力,初心不改管好路,使命不怠保畅通,用智慧、勤劳和汗水奋力谱写新时代“朝圣路”振兴发展新篇章,为加快建设全省区域性增长、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跑出畅美“朝圣路”新的“加速度”。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