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陕西交通运输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天堑变通途,村道车马喧。
7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陕西交通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抢抓机遇、砥砺奋进,写就了陕西交通发展新篇章。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即日起,本报推出“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陕西交通发展礼赞”专栏,回顾70年来陕西交通的发展历程,记录70年来陕西交通发展的点滴。
咸阳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自古中原和长安来往于川、甘、青、宁、新各地者,均由此渡渭,咸阳也因而成为西出阳关、北上萧关、东至长安、直抵中原的交通枢纽。
岁忆征程红烂漫
咸阳交通在拼搏中不负韶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群众改造旧路,修建新路,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国营交通运输体系。1966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887公里。
1982年底,全市实现了乡乡晴雨通车的奋斗目标,结束了过去“有路难行、晴通雨阻”的被动局面。
1985年,提出了“乡乡油路化”口号,仅1986年就筑路90.84公里。
1988年和1990年连续三年实现三个100公里,即新铺油路100公里、旧路改造100公里、油路罩面100公里。
1990年,境内第一条高等公路西安至三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境内无高等级公路的历史。
2000年,全市形成了完整的高速公路线和国、省、县、乡道路网络,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35.89公里,运营车辆发展到1.47万辆,实现了乡乡通班车、村村通汽车。
2010年,全市13个县区全部实现用二级以上公路相连接,11个县市区通高速公路,初步形成了以“四纵四横”为骨架,以农村公路为分支,多方辐射、相互贯通,高速、便捷的“扇形”区域性公路交通网络。全市营运汽车总数达到1.62万辆,客运线路达到567条。
截至2018年底,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15721公里。福银高速、包茂高速、连霍高速、银百高速(咸旬)、京昆高速(咸阳段)、西咸北环线、菏宝高速(铜旬)、机场专用高速11条高速公路在市域内纵横交织,总里程达到531公里。G108、G210、G211、G312等普通国省道遍布市域,联通所有县城和重要乡镇,总里程达到1700公里。农村公路以“扩容、连接、升级、网化”为重点,总里程达到1.35万公里。全市农村客运车辆达到855辆,农村客运班线257条,乡镇通班车率达到100%,建制村通班车率达到99.42%。
迎难而上抓建设
高效路网在发展中基本成型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迅猛。咸旬高速、西咸北环线咸阳段、铜旬高速咸阳段和西铜高速、西宝高速咸阳段改扩建项目建成通车,咸阳绕城高速全面建成,并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目标。部分国省干线公路完成升等改造。大力推进农村公路新建、改建,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43万公里,淳化县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六盘山扶贫攻坚示范试点县,全市全面实现行政村村村通油路(水泥路)的目标。西咸交通对接工程有序推进,地铁一号线二期工程和银西高铁、城际铁路建设全面开展。全市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协调配套、高效转换的公路路网更趋完善,公路建设整体水平跃居西部地区前列。
转变思路促提升
公路管养在创新中实现突破
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三个同步”理念(生态保护与公路规划设计建设同步、生态修复与公路维修整治工程同步、生态治理与交通行业常态管理同步),以创建“美丽干线公路”“四好农村路”为主线,全力打造绿色生态公路,实现管养水平、路况技术水平、路网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围绕“建品牌”抓干线公路,全面推行养护质量管理体系,深入实施大中修、安保工程、危桥病隧整治和迎“国检”等活动,突出日常性、预防性、精细化养护,实现了“六提升六突破”目标。创建以211国道(秦直道文化主题)、312国道(丝绸之路文化主题)和342国道(马栏红色文化主题)为重点的美丽干线公路,年均公路优良路率、公路技术状况指数均优于省定指标。推行县乡公路“干线化”养护、通村公路“常态化”养护,农村公路路面使用性能指数名列全省前列。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礼泉县被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命名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泾阳县、彬州市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围绕一流履职责
运输服务在转型中更加高效
构建以市区为中心、辐射13个县市区和国内主要城市及商埠口岸的道路运输网络。大力发展便民客运,加快推进“公交优先”战略,以“公交都市”创建为契机,不断优化、调整城区公交线路布局,市区建成了西咸“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系统,实现了公交手机扫码乘车全覆盖,分三年集中上线公交新车400辆,6条公交线路无缝对接西安地铁一号线,公交年客运周转量达到1.6亿人次。持续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行政村班车覆盖率稳步提升,兴平市被列入全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试点县。稳步推进大宗物品货运物流业降本增效和转型发展,大力发展连锁配送物流。邮政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邮政快递业务量稳居全省前列。率先取消4.5吨以下普通货运车辆道路运输证和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实现货运车辆安检、综检“两检合一”。加快城区新能源物流运输车的推广应用,深圳新沃运力在全市存放新能源物流运输车300余台。全市出租汽车增加到3358辆,统一了出租车驾驶员服装,开展了驾驶员集中轮训,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定期开展系列道路运输市场集中整治,不断规范邮政管理,形成了车辆结构合理、经营行为规范、运政管理严明的道路运输新格局。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咸阳交通人紧贴时代主旋律,紧扣行业新使命,矢志追赶超越,谱写了一曲曲筑路为民、进取奉献的壮丽凯歌,为全市交通运输事业开拓了一条高规模、高质量、高速度的跨越式发展之路,为咸阳市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富强、人文、健康新咸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