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旬邑至陕甘界高速公路下面层试验段顺利铺筑,标志着该项目沥青路面施工正式拉开序幕。试验段全长601米,宽11.5米,设计采用厚度12厘米的粗粒式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ATB-30。为落实“建设品质示范引领工程”要求,提升路面工程品质,在路面施工中引进了全套新设备。采用1台中大DT1900型摊铺机进行全断面摊铺,3台双钢轮压路机、3台胶轮压路机、1台小型振动钢轮压路机进行碾压,20辆自卸车进行混合料运输,还应用水泥净浆洒布车、沥青智能洒布车、同步封层车、山猫清洗车、路面干洗车、雾炮补水车等新型设备,提升各个工序作业质量和环保水平。
采用全新5000型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做到产能、质量、环保“三个保障”。保障产能方面,5000型沥青拌和站为目前国内最大的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额定产量约400吨/每小时,产能完全满足项目需求。保障质量方面,拌和站的质量监控系统对材料用量、拌和温度、拌和时间等数据进行自动采集、监控和传送,管理人员用手机APP就可以实时管控拌和质量。经过项目下面层试验路验证,所拌混合料矿料级配、油石比等指标完全符合规范要求。保障环保方面,该拌和站采用压缩天然气作为燃料、沥青烟气自动收集净化排放、粉尘回收后采用湿法排放,环保效果好。
采用全新中大DT1900全断面摊铺设备,实现节能、提质、增效“三位一体”。节能方面,中大DT1900摊铺机最大摊铺宽度达到19米,可以实现全断面摊铺,能减少传统多机联铺模式下一半以上的辅助工人数量,且单机能耗远远小于传统多机联铺能耗。提质方面,中大DT1900摊铺机全断面摊铺的抗离析设计专利技术,能有效保证混合料内外摊铺质量。从成型路面芯样来看,芯样骨架结构完整、内部密实、表面纹理均匀、渗水率低,经检测质量指标全部达标。增效方面,中大DT1900摊铺机熨平板的两侧安装有可伸缩装置,能适应路面加宽段、服务区和立交区渐变段等宽度变化位置的全断面摊铺,无需多次挪机,大大提升了施工工效。
采用全新钢胶组合碾压设备及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碾压配置、质量、管理“三项提升”。碾压配置提升方面,采用了目前国内顶级配置,三台钢轮均为全新,其中一台为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振荡压路机。三台胶轮不但全新且全部为目前国内最重型的37吨压路机。质量提升方面,通过试验段确定了最佳碾压组合及遍数,将压路机的碾压温度、速度、遍数等参数全部输入信息化系统进行实时动态管控。从成型路面芯样来看,路面形成骨架密实结构,混合料及芯样所有检测指标均合格。管理提升方面,在路面作业中引进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将路面拌和、摊铺、碾压、试验等关键环节的控制参数全部装入管理系统中,所有管理人员通过手机APP就可以实时查看和远程监控,极大地提升了管理质量和效率。
为确保沥青下面层试验段铺筑顺利,管理处组织监理、检测、施工及路面技术咨询单位相关技术人员,对施工方案进行了研讨和细化。周密安排原材料进场、配合比设计、混合料拌和、车辆运输、现场摊铺、碾压及施工路段安全防护、交通保畅等各项工作。在施工前进行了现场安全、技术交底,确保责任落实到人。施工过程中,现场监理、咨询及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对沥青混合料出场、到场、摊铺及碾压温度严格检测,对摊铺速度、碾压次数认真把关,各项工序衔接紧密、连贯、有序。
通过试验段铺筑,有效验证了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确定了混合料松铺系数、机械组合方式、压实遍数、人员配置等施工控制要点,为后续大面积连续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管理处处长曹支才说,通过路面试验段的施工,管理处将不断探索和应用路面3D摊铺、温拌沥青、防滑抗冻、信息化管理等四新技术,为建设“品质示范引领工程”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