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开学季,在给孩子报名时,看到女儿的班主任耐心地跟每一个来报名的家长谈论孩子的暑假生活和学习情况,我的思绪一下子便回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脑海中浮现出一张张曾经熟悉的面孔,他们有的严厉,有的和蔼,有的高冷,有的接地气。虽然他们当中很多人已经在我的记忆里变得模糊,有的甚至连名字也叫不上来,但有一个人,他的音容笑貌和关于他的每一件事情我都在我心里烙上了印,永远无法忘怀。他叫李秦川,我的高中化学老师。
初识李老师是在2001年,那时我刚上高中,他担任我们的化学老师。他不是那种第一次见面就很吸引人的老师,长相普通,身材中等,面容略显苍白,走起路来后背有点佝偻,但目光敏锐,眼神有光,穿着很朴素,却足够整洁舒适,最让人惊讶地还是那头近乎荒芜的头发,周边还有稀疏的一圈,头顶几乎已经寸草不生,左侧一缕稍长的头发在发胶的固定下,跨越光亮的头顶贴在了右鬓处,看上去十分搞笑。我完全不能将这个看上去至少有五、六十岁的人跟三十几岁的年轻人联系起来。当时我的脑海里反复出现“其貌不扬”这个成语,这应该就是我对他的初次评价了。说实话,那一节课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的头上,根本没有听他讲课,唯一记得的一句话是“我这个人比较怪,就喜欢提问那些老是低头不举手的”。听到这话的时候,我下意识地抬头看了一眼他,没想到眼神抬起的一瞬间居然与他四目相对,瞬间尴尬到极点,看来他说的就是我无疑了,心里不由得暗暗叫苦:完了完了,看来以后没有好日子过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果然总是喜欢提问那些从不举手、很少抬头的同学,这其中就包括我,几乎每节课都会被突然提起来回答问题或者上黑板书写化学方程式。为了应对这样的突发状况,也为了避免在课堂上出糗,我开始在化学这门课上用起了功,课前预习+课后回顾+疑难讨教的学习模式,让我的化学成绩迅速提升,课堂抽检早已经不是我所惧怕的了,如果哪天李老师没有让我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我反而会觉得缺点什么。正是因为这样,我对化学这门课的兴趣也越来越浓。
在后来的接触中,我又发现了他的很多优点,比如说他教学态度严谨,性格幽默开朗,课堂气氛活跃,还写得一手漂亮的粉笔字,我们都慢慢喜欢上了他的课。也因为他的因材施教和兴趣引导,他教授的化学课成绩在全校一直名列前茅。又比如说,他秉性耿直,说话从不拐弯抹角,总是直来直去,他为人正直,极富正义感和同情心,对待全班同学都一视同仁,从来没有在教育孩子这方面看人下菜。还比如说他上课的时候严谨认真,令人不由得肃然起敬,下课之后却能和我们以友相称打成一片。相比其他男老师的粗枝大叶,他的办公桌上总是收拾得干净整洁,一尘不染,他真的是能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极致的人。
记得毕业的时候,我们簇拥着他拍毕业照,一个个抢着和他留影,他开心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儿地说好。他认真地为每一位同学写祝福寄语,每一句话都饱含着对我们未来的期许。就这样,我们带着对高中三年欢乐生活的深深眷恋走入了大学的殿堂。
得知李老师去世是我上大二的时候,当时很震惊,脑海中不时闪现着李老师的音容笑貌。知情的同学都说,老师生病是因为长期以来化学试剂对身体的侵害所致。想到他曾经给我们上得那一堂堂准备充分、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课,我早已泪流满面。
那年暑假,我和几位同学一起去看望了李老师,带了一束他特别喜欢的剑兰。李老师的坟前青草郁郁,安静祥和,我知道这不是他喜欢的气氛。我们围坐在坟前说了很多,回忆了很多,这才发现我们每个人都和李老师有过那么多的温情故事,情不自禁地有眼泪滑落。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每每想起李老师,我都会觉得自己很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好老师。又一个教师节到了,愿我的李老师能够在另一个世界平安幸福,也祝愿所有默默奉献着的老师们教师节快乐。
(作者系礼泉管理所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