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娜:“暖暖的阳光洒满了单位,遍布各个角落。”
仔细想想进入单位十年了,今年收费站将面临重大的改革,同在一个部门多年的同事因为撤销省界收费站而各自前往新的站点,我的心里满是难言的惆怅。别离之日近在咫尺,而我却迫切希望时光能慢一点再慢一点流逝。翻看手机相册,回忆同事之间数年的相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一起去这里爬山,一起去那里看海。一起获奖,一起挨骂。一起欢笑,一起悲伤。那么多年的光阴如流水,悄无声息地汇入大海,多少个在一起奋斗的日夜如跳动的音符,奏响了最华美的乐章。我永远也忘不了当我遇上工作中的难题忧心忡忡、坐立难安时,同事给我的鼓励和微笑;我永远也忘不了当我生病发烧同事帮我完成工作时的感动。记忆如同老电影,一帧一帧清晰无比地在我心中回放。记得当时我刚来到陈仓所这个温暖的大家庭,诸多不适应、不习惯,大家是那么耐心、热心地帮助我,使我这棵小树扛过风,熬过雨牢牢地将根扎进土里。慢慢的,单位的一切都变得那样亲切,温暖也在心底慢慢酝酿。在与同事们相伴的难忘时光中,我不知不觉打开了心扉,逐渐变得勇敢而坚强。遇到困难不再惊慌失措,而能冷静应对。我不再喜形于色,而能较好的把控情绪,把情绪与工作分离。这一切成长与改变都归功于同事的关心和帮助!
暖暖的阳光洒满了单位,遍布各个角落。我衷心地感恩所有的遇见,我的心底蓄积着这份关爱的力量。十多年风雨同舟,心里的默契不能用语言描述。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今日的离别只为他日更好的重逢。我相信即使大家各自前往各个部门,也依然是最闪耀的那颗星。
王欢欢:“不离不弃共白头不变。”
34年前我出生于八米源,同在宝鸡你生于眉县。在那个高速路口遇见,又在这红亭陈仓结缘。你我携手高速这十年,爱情见证在毛家饭店。事业见证在魅力宝天,繁花落叶来坚难相伴,有过矛盾去总结经验。然后幸福地有了馨婉,春夏秋冬抱着她取暖。快乐幸福反复地浮现,然后勇敢地学会勇敢。铿锵有力地兑现誓言,把美好都留给每一天。一生一世执子手相牵,不离不弃共白头不变。
廖雪:“我的少年懵懂,青春热血都与陈仓息息相关。在陈仓我度过了十载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着独家的记忆。再见,陈仓,再见,我的青春,长路漫漫其修远兮,未来可期不负韶华!”
冬天。陈仓的冬天很冷。因降雪封路,导致许多货车滞留在外广场,站长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安排我们为滞留在外广场的所有司乘人员送去开水、泡面、热粥、馒头等食物。当我将热水杯递给司乘时,看着那一双捧着热气腾腾水杯冻得发红的双手,原来雪中送炭温暖的不只是对方,此时的我心里也是暖暖的。
春天。记得那是阳春三月,我们在热火朝天地忙“春耕”,大家齐动手开垦、育苗。平时不懂务农的我笨拙地跟着老班长蹲在地里除草、松土,不一会土壤就变得酥松平整。同事小张脚蹬铁锨,插入田地里,往前轻轻一翘,随即向铁锨背后投入几颗种子,再填平土壤……大家在菜园子里忙得热火朝天,说笑声一片,大家都期待着夏季的到来,那个时候就可以来菜园子“偷菜”了。
夏天。每年夏季,去往甘肃青海方向的旅游车辆骤增。盛夏的正午,烈日与炎热充斥着收费站的每一寸土地,收费亭中的我们加快手速,提高车辆放行速度的同时文明服务质量不打折。看着在内广场顶着烈日疏导车辆的外勤,他们的衣服湿透了又晒干了好几回。此时的我们更像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不允许自己有丝毫懈怠。
秋天。时光回溯,陈仓站通车那天,第一次身穿工作制服的我站在队伍里,有些许紧张和激动,心里对未来工作无限遐想,眼眸里尽是对美好的憧憬向往,我与陈仓的故事也是在此时拉开了帷幕。
李晓会:陈仓十年,他们融入的不光是青春和血汗,更生就了一腔不了情。
2019年8月15日,陕甘界陈仓收费站大棚拆除,热战正酣。陈仓站当时的建设者,和那些十年征战,十年风雨,十年历练的一代代“守门人”,赶赴陈仓留影话别。爱人发给我几张照片,看到那些照片,陈仓站开通时的情景一幕幕清晰地浮现出来。
2009年9月26日,宝天段开通时,收费上的主要压力是在陈仓收费站,于是宝鸡所与陈仓所结成对子,鼎力相助,各收费站克服困难,抽调征费能手,分批次援助陈仓站。当时虽时值九月底,但陈仓山区夜间已经很冷,援助人员去时都是单衣单裤,一个夜班下来,他们是又冷又累又饿,但同事们都能顾全大局,不折不扣地执行各站安排。我当时是在眉县收费站,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亲自去陈仓站援助,但看到同事们归来时疲惫的面容,我是既感动又心疼。时任站长安排食堂为他们备好饭菜,在班次安排上尽量与他们休假同步。三天之后,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陈仓收费站收费秩序趋于平稳。
宝天高速开通时,我爱人在陈仓站工作。对于一直没有在收费一线干过的他来说,压力是相当大的。而我的电话就是他的咨询热线,他随时会打电话请教一二,我是他最坚实的后备力量。在陈仓站开通的那段日子里,他有一个月没有回家。我休假去陈仓站给他送棉衣,十月下旬的陈仓已经很冷了,萧瑟的秋风揉红了山梁的沟沟壑壑。我第一眼看到他时,最直接的反应是:他瘦了,瘦了很多,也更黑了,但精神不减。我习惯性地问他“忙不忙”?他习惯性地告诉我“干事就要忙”。我们没有太多的交流,因为在那将近一个小时里,他有处理不完的琐碎事情。看他很忙,我就匆匆随下山的班车回了宝鸡所。临走时告诉他:“有事打电话”,最简单的对话就是我们最温暖的告白。
陈仓收费站大棚拆除,他们和大棚留影。那一刻,他们内心的感受不是一个局外人所能体会的。陈仓十年,他们融入的不光是青春和血汗,更生就了一腔不了情。十年,共筑陕甘谊,十年,同谱高速情,十年,共话陈仓忆。虽然陈仓收费站大棚已经拆除,收费站也将不存在,但那段情将始终激励一个高速人对于路的不变情怀,更加深沉,壮阔。
杨帆:我会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团结协作,将每天的工作做到最好,站好最后一班岗。
我有幸成为宝天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陈仓收费站依山傍水而建。苍翠的山和碧绿的水,山涧云雾缭绕,山上郁郁葱葱,山脚下河流叮咚作响,平坦宽阔的高速路,仿佛给这连绵不断的群山系上了银色的腰带。这么美妙的画面如同画卷一样展现在我眼前。是的,没错,我爱上了这个地方,这个名叫陈仓的地方。
虽然一直从事收费员工作,但是以前不在省界站,没有发过甘肃卡,也没有见过这么大的车流量。所以上班期间我特别专注,认真地学习如何发放甘肃通行卡、认真学习陈仓站的文明服务手势,学习业务知识,以便自己能更快地投入到工作中。一接班,车流像潮水一样不断涌来,我有点手忙脚乱,热心的同事看出我有点慌了,便安慰我说不能心急,慢慢收。他们耐心地指导我怎样将发卡和收费顺序最优化以节省时间。渐渐地,我好像摸索出自己的节奏来了,不那么慌乱了。来到陈仓,最明显的感觉就是:车流量大、特情多,随着几轮班下来,我逐渐适应了这里的工作和生活,我也算是一个能处理各种特情的多面手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不断坚持与积累,我一定会做好一个优秀的陈仓人。
陈仓站撤站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我会以撤销省界收费站为契机,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养应对高速公路的改革。我会和我的同事们一起站好最后一班岗。纵然不舍,毅然前行。不论以后到了什么地方、什么岗位,我们都会以陈仓人的精神来约束自己,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