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期 第1847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0-01-31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15日 星期四
 
第一版 下一版 >
年味
新闻作者:文 / 图 郭少言 袁立忠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年来了,单位放假了,亲人回家了。万家灯火,其乐融融,十三亿人忙了一年,盼的就是这几天,卸载工作的负担,托儿带女,大包小包,回归家庭。

年来了,家家户户扫除灰尘,置办年货。父亲母亲们准备着拿手好菜,炸麻叶、包饺子、蒸年馍、做蒸碗……不下厨的也动心了,吃货的好日子年前年后持续一个月。

年来了,寂静的乡村恢复了热闹,在外工作的游子们重操了乡音,成群结队给长辈亲戚们拜年,小孩子们不吝惜多磕几个头,压岁钱顿时变成起伏的炮仗声,打破了乡村一年的沉默与空落。

年来了,族人们杀猪宰羊,跟随着族长庄严地祭拜祖先,或只在年夜饭之前烧几沓纸钱,吃团圆饭的时候请出已故长辈的照片,摆一双碗筷,招亡者回家。人们仍然相信对祖先的崇拜可以换来儿孙后代的荫蔽,对故人的怀念安抚着健在者的心灵。

年来了,往常疏远的,许久不见的,海外游子们,也都挤在这几天,见见面,叙叙旧,推杯换盏,推心置腹,回忆着“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童年往事,谈一谈现在的心事,听一听知心朋友的知心话儿。

年来了,还有一些人,仍然工作着,比往常更加忙碌地守护着万千游子的归途。他们已然也过着年,兴致勃勃地将收费站、客货运输的场所装点出新春的气氛,食堂的年夜饭桌上同事们欢聚一堂,畅谈未来,互相祝福。过年不分地点,有家有情有欢乐,便都是年。

无论枝丫开出多么新鲜的叶子和花儿,它的根永远是不变的形状,越扎越深。过年,是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年,都会在这里等着我们。岁月总在这个特别的时候,集中火力给人们感慨、回望与憧憬。人世间万千的情感在“年”里释放出来。

1b1.jpg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