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又过年了。我一直在想,过年对我们有着什么样的意义?思前想后,我觉得:年是我们对年味的怀念之情,年是我们对未来的畅想之情,年是我们与亲人的团圆之情,年更是我们对家国的守护之情。
儿时的年
儿时“过年”是这样的:能穿新衣;稍微不那么胆战心惊怕挨打,因为爷爷常说的一句话是:“大过年的,别打孩子。”能够拿到为数不多的压岁钱,哪怕转眼就被母亲代为保管,也能从中偷偷拿出一块、八毛的;还能够吃到平日吃不到或者不舍得敞开肚子吃的食物。儿时的年充满了欢乐,那时的我们无忧无虑。过年就是对年味的怀念之情。
少年的年
少年“过年”是这样的:扫屋、置办年货、贴对联、放鞭炮都是过年的仪式。从腊月初八全家大扫除、到吵吵嚷嚷跟着父亲去镇上置办年货、再到一家人开开心心贴对联、再到寻找儿时的玩伴一起谈天说地,畅想未来、最后一家团圆吃饺子等等。每逢过年,长辈总会询问我学习情况,语重心长地叮嘱我要好好学习。到今日,每逢过年,我也会像长辈当年叮嘱我那般,叮嘱哥哥、姐姐家的小孩要好好学习。这就是少年的年,充满了期待和憧憬,那时的我们不想长大,却又期盼快快长大。过年就是对未来的畅想之情。
长大后的年
长大后“过年”是这样的:我和父亲的一段对话。父亲问:“今天几号了?”我说:“三月十七。”父亲随口感叹道:“时间过得真快,再有八个月该过年了。”当时我笑着说:“爸,你这计算日期的方法和别人还真是不一样。”我无意间看到父亲两鬓斑白。后来,我想明白父亲那句话的含义。对于他们来说,过年就是盼着一家人尽快团圆。现如今过年没有儿时与少年的年味,家中的暖气比小时候的大铁炉子暖和,小区的邻居却没有小时候的邻居热情,城市道路挂的中国结没有儿时门口贴的秦琼敬德耐看。但是我想说:有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就是最好的年。这就是长大的年,充满了幸福和爱,我们懂得陪伴比什么都重要。过年就是与亲人的团圆之情。
现在的年
现在“过年”是这样的:2020年1月1日零时起,全国路网实施并网切换,全国省界收费站同步打开,全国高速公路并网运行。我与同事们彻夜无眠。小年夜,我们一同见证了中国高速公路事业发展历史性的一刻。那一夜,我们对年再也没有儿时、少年、长大后的那份期待,有的只是坚守在平凡岗位上为祖国的发展奉献的热情。现在的年,充满了艰辛、坚守和责任,我们懂得了担当。对于此刻的我们来说,过年就是对家国的守护之情。
儿时的年、少年的年、长大后的年、现在的年,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表达着我们对家与国的守护之情。 (作者供职于吕村收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