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当所有人都欢天喜地迎接一年一度的春节时,一场“战役”却向我们发起进攻。新冠肺炎席卷全国,疫情来势汹汹,全民抗“疫”成了全国齐心协力的共同行动。距离武汉1月23号封城已过去1月有余,这些天里,我们通过媒体看到了芸芸众生相,有人见利忘义,有人造谣生事,也有人挺身而出,有人义无反顾,更有人冒险逆行。疫情肆虐,时刻揪着国人的心。而我身边的他们在这战“疫”中毅然坚守岗位,用他们的力所能及投身疫情防控。他们中有党员,有80后也有90后,还有孕妈妈和夫妻档,他们用责任和爱坚守在西乡收费站的每个岗位上,守护着美丽茶乡的平安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出行。
勇挑重担的班长老刘
“你们班长刘建峰呢?”“他在给宿舍消毒呢。”“他在票证室核对应急物资运输车辆信息呢。”“他为检疫点人员送泡面去了。”这就是大家眼中的党员刘建峰、班长老刘。
疫情发生后,作为党员的刘建峰便成为大家的“心理调解员”。他把自己关注的疫情信息和自我防护知识通过工作群分享给大家,帮助站上的员工疏导心理,引导大家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积极面对疫情。班里有位女员工,今年是她第一次在单位过年,本就觉得孤单又遇上这次疫情,看着一直攀升的确诊人数和每天收费站一辆接一辆的救护车,再看看外广场地方检疫部门和高交的严密布控,她崩溃大哭。刘建峰知道后便主动和她谈心,将她的工作揽在了自己身上,也会给她讲一些网络趣事和抗疫中感人事迹,不知不觉的她便放下了心中的恐惧和慌乱,投入到正常工作中。
下班后的刘建峰主动参与站区消毒、节日期间特情汇总登记、整理心理疏导的小方法和措施,他还主动请愿加入党员突击队,这意味着他身上又多了一份责任。在成为突击队员后,他比以前更忙碌了,在他的工作里似乎没有上下班之分。上班在车道、服务台、检疫点,下班在票证室或办公室抑或在宿舍进行网络视频为大家作心理疏导。“我们不要恐惧害怕,全民都在抗疫,国家时时关注周密部署,在我们前面有无数人建立起了一道道‘防火墙’,我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他总是这样对大家说着。无论每天多么辛苦,但总能看他那坚定的眼神和热情洋溢的笑脸,“刘哥每天都和打了鸡血似的,好像从来不知道累。”班上的员工这样说道。正是因为受到他积极乐观的影响,站上原本一片死气沉沉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大家对这场战“疫”充满了信心,一张张美丽的笑脸掩盖在了口罩之下。
就是这样一个忙碌的身影,也有着自己的心酸。他的妻子和女儿在咸阳,女儿才4个月大,而7岁的儿子在河南夏邑,原计划他在正月休假时把儿子从河南接到咸阳团聚。可疫情工作越来越严峻,他主动放弃休假,成为站上的“备勤人员”,此时的他已经坚守了24天。“我暂时回不来,还得再坚持一段时间,大家都在努力,我不想掉队。”他对爱人这样说。“爸爸,你什么时候来接我回咸阳去看妹妹?爷爷奶奶想你了!”面对儿子无数次这样的问题,刘建峰每次都这样说道,再过段时间,爸爸一定去接你。”其实他知道这个承诺,他儿子还要等许久。面前是高速抗疫战斗的服务保通,身后是父母牵挂和妻儿的思念,但他毅然选择了前者。谁人背后无高堂,谁人面前无风险,只因需要,他便毅然坚守岗位。
95后抗“疫”战士刘宁
刘宁,西乡收费站征费一班收费员,1996年的他刚走出校园便来到了西乡收费站工作。对于年少的他来说从未经历过,“传染病”“疫情病毒”这些恐怖的字眼在他眼里似乎并没有那么可怕。在这场战“疫”中他主动申请去检疫点帮忙,给货车进行测量,为应急物资车辆放行……他的表现和他这个年龄并不相符。“刘宁,你不怕吗?”和他年龄相仿的同事这样问道。“不怕,我父亲从小就告诉我,男人就要像战士一样勇敢、担当!”刘宁的父亲是曾经是一名军人,受父亲的影响,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与这个年龄不相符的成熟、稳重和坚毅。他总说:“工作要有执行力、做任何事情要拼尽全力。”
休息时候,他会和家人、朋友视频聊天,宣传防控疫情的重要性及自我防护注意事项,总是叮嘱朋友要耐得住“寂寞”,尽量不要外出,同事们笑称他是“疫情宣传小卫士”。西乡县从1月30日封闭至今,店铺都没有正常营业。在2班3运转下夜班也就多了,头发长了没办法剪,平时的刘宁特别注意自己的形象,每天神采奕奕,而现在的他看起来有些颓废,母亲看到视频里的儿子,抹着眼泪劝他请假回家,可是他却说:“我的同事都坚守岗位,我要尽自己的责任,这时候我不能当逃兵,这也是父亲从小告诉我的,我会好好照顾自己,你们不要担心。”这个只有24岁的青年,肩负起了一份高速人在这场战“疫”中的担当和责任。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我们众志成城,让无形的病毒望而却步。西乡的樱桃花就要开了,让我们一起等待春暖花开,共赴花期。
坚定执守的“准妈妈”
高婷,一个怀孕6个多月二胎妈妈,西乡收费站票证员、ETC发行服务网点兼职工作人员,党员。按照原本的值班安排,高婷的值班日在大年初二。这一天,还没有想象到疫情后续发展态势的高婷,如期到岗后不到1天,整个县城的疫情防控战役就打响了。
随着疫情的加重,单位考虑到高婷的实际情况,要求她回家隔离。但高婷的搭档正在隔离期间无法到岗,其他同事也都各司其职;而因为疫情,当时县里的医院也停止接收对外患者,她原本预约好的孕检都无法进行。斟酌再三,高婷还是决定留下来在单位隔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了保护好自己和肚子里的宝宝,她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戴着两层口罩。从日常票证工作、通行卡消毒、办公区域各部位杀菌到数据报表统计、上报再到ETC网点业务咨询,能做的她都做了。而此时她的爱人也在渭玉高速抗疫的第一线,由于工作性质相同,他们之间更多的是彼此的理解和支持,她从来不在爱人面前抱怨辛苦或发牢骚,“今天巡查班的同事给我买了一箱酸奶、站长今天又给我发了新的口罩……”高婷总是和老公讲述着这些琐碎的小事。
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掐着时间数着胎动,记录胎心心率。同事开玩笑地说道:“你也是一位‘英雄’的母亲,坚守岗位积极抗疫,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胎教。”高婷说,其实,想想还是挺后怕的,但或许因为自己是个二胎妈妈吧,知道该如何保护好自己。更何况,遇到这样的疫情,哪一个交通人又能置身事外呢?”
(作者系西乡收费站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