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太多的人和事震撼人心,让我们肃然起敬。在西宝分公司三桥管理所,也有这样一对80后的夫妻,他们在抗“疫”中携手并进,共同成长,带给我们最真实的感动。
他叫张瑞峰,是三桥管理所养护股的技术人员。80后的他沉稳踏实,爱岗敬业,善于探索创新,与同事一起顺利完成了多项QC研究课题,2019年曾入选省高速集团公司“高速工匠”。他的妻子是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护士,疫情发生后,她所在的科室直接承担着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任务,一直冲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家里交给我
除夕当天,张瑞峰与妻子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回到了老家。晚上,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两个孩子嬉戏着,电视机里的春晚节目欢快热闹。而妻子的电话却不停响起,此刻她坐立不安,一边紧锁眉头,一边忙着回应,根本无暇顾及电视里的节目。细心的张瑞峰预感到可能医院有了新的工作任务。因为前两天就听妻子说起医院的疫情治疗情况,当时总觉得疫情距离西安很远,没曾想这么快就波及全国。临睡前,妻子告诉他,医院通知全员做好随时上岗的准备。
初一早上,医院通知初二全体医护人员集结。而妻子工作的感染科党员同志已经全部写下请战书,要求支援湖北。作为业务骨干的她虽不是党员,也第一时间准备递交请战书,但两个孩子大的五岁,小的才刚刚一岁,都离不开妈妈的照顾。张瑞峰虽然担心,但全力支持妻子前往武汉抗击疫情。他说:“没事,家里交给我,你放心做自己想做的事!”经过商议,两人决定将孩子暂时留在老家请老人帮忙照顾,夫妻俩立即返回单位。
初二凌晨不到五点,两人依依不舍地亲了亲熟睡的孩子,驾车赶往西安。直到临走,妻子也没告诉老人她可能要去武汉。7时30分到达医院,两人相互嘱托后,妻子便进入医院,而他则返回西安的家中。晚上,从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的官网信息中看到了正在忙碌的妻子,并听说医院决定让感染科的医护人员留守岗位,全力做好本地的疫情抗击工作。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天都能从各种媒体听到妻子所在科室收治感染者的情况,各种担忧萦绕在他的心头,默默祈祷妻子平安健康回家的同时,他也决心与妻子并肩而行,立足岗位为抗击疫情工作做出努力。以后的20多天里,唯一的交流就是电话短信互报平安,想念的唯一方式就是看看照片。2月14日情人节那天,为了让家人放心,妻子在医院里拍下了一张比心的照片。照片里的她,被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层层包裹,根本看不清模样,他有些心疼,但更多的是骄傲,电话那头,五岁的女儿认真地对弟弟说“别害怕,这是妈妈,等她打败怪兽,就会来接我们回家……”
护好路保畅通
1月31日本应是结束春节假期后第一个工作日,却因疫情影响,全国延长假期。当日值班的张瑞峰一早就来到了单位,由于交通保障工作需要,加之要配合收费站外设置的防疫检测点进行检测,疫情防控任务非常重。党员突击队、党员示范岗和一线员工忙碌的身影让张瑞峰敬佩而感动,他也立即加入青年突击队,主动请缨前往三原服务区运回所里设法购买到的100公斤次氯酸钠原液,并分发到各收费站用于站区消毒。
为保障管辖道路安全畅通,他和股室人员一起坚持每天上路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小的路面病害,配合安装应急物资引导服务提示牌、保证交安设施齐全、路容路貌整洁美观;他还主动承担起股室环境消毒的任务,帮助做好养护车辆每日的定时消毒工作。只要单位有事需要,他便随叫随到,也总是腼腆地说道,“我住得近,方便”。作为医护人员的家属,他更知道病毒的可怕和科学防控的重要性,利用自己在计算机和新媒体使用方面的特长,积极配合做好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立足岗位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
物资捐赠算我一份
2月4日,一位大学舍友联系了张瑞峰,告诉他村里有5例武汉归来人员,自己设法联系到了一批消毒物资,想请张瑞峰帮忙一起运送。张瑞峰欣然答应,两人顺利取回物资,便立即赶往了同学的村子所在地临潼。到达目的地后,他们将这些物资分批送到了零口街道办和零塬村村委会,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十分感激:“最近前来捐赠的人挺多,早晨有人捐了一箱口罩,没留名字转身就走了,要感谢你们这些好心人呢。”
2月12日,同学再次邀约他帮忙,张瑞峰得知这些物资全部是同学自己筹备的资金,便主动承担了一部分费用,虽然老同学一再拒绝,但张瑞峰表示:“抗击疫情我也应该尽力,物资捐赠就算我一份。”返回的路上同学说自己平时忙于工作,村里的事也帮不上忙。可是疫情面前,作为一名党员必须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只要疫情不结束,他的捐赠就会继续下去。
听完同学的话,张瑞峰又联想到了这些天在单位看到的党员同志们,他们在疫情面前冲锋在前,奋勇出击的身影时刻在他的脑海里闪现,而这些印象也使他对共产党员有了更加立体的认识。回到单位后,当省高速集团集团工会发出向武汉疫区捐助的号召时,他毫不犹豫用一份捐款表达自己的心意,为抗“疫”尽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