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的存在是企业本身的需要,是管理制度实施的需要,是人才竞争的需要,也是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文化是企业所依赖的一种文化价值观。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企业里的一切行为都是围绕着生产和经营展开,只有经济价值观,没有文化价值观。但事实是在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中无不充满着文化的气息,文化的价值观始终主宰着企业的一切营销活动和它的经济价值观。
当前我国不少企业盲目追求企业文化形式,却忽略了企业文化内涵,这一直都是最突出的问题。企业形象设计、各种标语和活动搞得红红火火,但是企业在创新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并没有灌输给全体员工(或员工根本就没有领会),导致企业在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内部矛盾冲突时找不到可依靠的准则和行为方式。那么企业文化的建设结果可能就是美化或污染了企业环境,其他方面没有任何的意义,也不会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理想的引领,就像一个饥饿者画个饼给自己,不但解决不了饥饿问题,反倒是浪费了寻求生存的时机。
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圣经可追可循,盲目的搞“拿来主义”忽略了与企业管理的关系。企业文化是以管理为目的,而所谓的“文化”只是一种手段。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如不能相辅相成,那么企业辛辛苦苦建设的没有联系企业管理的企业文化,就是是虚无飘渺的、毫无价值的,跟痴人只要那个第三层的空中楼阁无疑。
任何传统文化都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关联的,在企业管理中不可盲目嫁接。现代企业需要现代的科学管理,只有适当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才能把握当代人的心理,找准切入点,才能驾驭好企业这架马车不断的前行,而企业文化正是干预马车行进方向的缰绳。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思想中充满了哲理与思辨,可谓左右逢源,在用于指导企业管理实践中时,需要将其操作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和经营理念,不然自己怕是也难说清楚,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不利于企业创新和企业发展的因素,比如“知足长乐”、“枪打出头鸟”、“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虫儿被鸟吃”等,这些都是抑制企业创新的隐型杀手。
企业文化跟传统文化一样,应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和永久不变的。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有太多的相似之处,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企业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因此,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和基本假设各不相同,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发现并关注细节,因为细节决定成败;立足内在,企业的内在才是企业文化的源头,因为企业文化是内生的而非外来的;企业文化建设面向员工,因为员工才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如果员工根本不认可企业文化,不接受所谓的企业文化,那么企业文化的建设跟小儿背书歌并无两样,企业文化建设就失去了应有的承载力。
创新是企业文化发展的原动力和源泉,创新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进程。企业处在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环境中,不能固守一种固定的企业文化表现形式,既要保持其本质不变,又要不断创新其表现形式,扩展丰富新内容,这是企业文化获得巩固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成熟的企业文化是一个能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的文化,其标志是上下同欲,自觉求新求变。企业文化深入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各种活动,并有巨大的同化作用,使新的企业员工能很快融入到企业的文化当中,接受、理解企业文化、认同企业文化、自觉约束自己,通过自身体现企业文化、加入到创新企业文化的过程中。
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和生命力所在,是企业价值观的内核,它与时代的发展和环境变化同步,不能有丝毫的窒息和停滞。没有创新的文化就没有创新的企业英雄人物和创新的员工队伍,就没有创新的技术、创新的管理、创新的产品、创新的服务和市场,企业就会丧失其社会价值的依据。而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企业文化的发展演变是与企业的发展保持一致的。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注意发现、总结、提升独具特色的创新企业文化内核,才是加强企业文化发展建设及促进企业发展的推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