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期 第1863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0-03-27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
 
第四版 < 上一版   
左手信仰 右手诗歌
我读仓央嘉措
新闻作者:■ 李 婷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初读仓央嘉措的诗歌,便被他那浪漫、优美、缠绵悱恻的诗句吸引,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能写出如此气势磅礴、大气豪迈,却又饱含深情、情意绵绵的诗句?

走近他,了解他,知道了在西藏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一个宗教信仰狂热的民族,他是六世达赖喇嘛,14岁时,他被第巴桑结嘉措认定为上世达赖喇嘛之转世灵童,而至布达拉宫出家,但却并无实权。当时,少年的他已有了青梅竹马、令他一往情深的姑娘。后拉藏汗与第巴桑结嘉措矛盾日益恶化,派人诛杀桑结嘉措并向、康熙皇帝报告桑结嘉措“谋反”的经过,称桑结嘉措所立的仓央嘉措不是真正的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平日里耽于酒色,不守清规,请求废黜六世达赖喇嘛。而他心仪的姑娘也永远地离他而去。最终,年仅24岁的仓央嘉措的应诏赴京,于途中卒青海湖畔。

他,曾是雪域高原最大的藏传佛教的统领者。但同时,他更是一位诗人,他的许多诗句虽浅显易懂,却因其饱含情意,最能打动人心,且读起来朗朗上口,至今仍广为流传。读他的诗歌,你总能感觉到他对爱情执著不懈地追求。但同时,还有着他对宗教发自于心的虔诚与信仰。他的诗歌最大的特点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却又把宗教与情感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即便在300多年后的今天,读起来仍能引起读者普遍的共鸣。

也许,天妒英才,所以才24岁的他却飘然而逝。但我更愿意相信他是因为一颗不屈的灵魂,不甘忍受爱而不得和信仰被怀疑被亵渎而怀着一颗必死的心,从而随风飘逝。就像流星划过夜空,虽然只是瞬息,但却在那霎那绚烂了整个夜间,也永恒地定格在人们的记忆中。而留下他那些诗歌,如一股自由清新的风,在牧区的大草原上如同野草般生生不息,在世人的吟咏声中永为流传。

“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 相爱/寂静 欢喜”

谁,执我之手,敛我半世癫狂;

谁,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离;

谁,抚我之面,慰我半世哀伤;

谁,携我之心,融我半世冰霜;

这些诗歌,没有太多华丽的修饰,是对内心世界的直接表达,它将对宗教禅悟与对爱情对爱人的渴盼结合在一起,感情真挚,直抒心意,是对他活佛生涯和情感内心最真挚的述说。是的,在布达拉宫,他受到严格监督学经修道,种种必须循守的清规戒律繁文缛节约束着他。但种种约束也许可以束缚一个人的身体,却何曾能桎梏一个人渴望自由渴望情感的心?于是,这些富有音乐性的诗句从他笔下油然而出,让枯燥凡味的修行生活也充满了美感和灵魂的悸动,浪漫真挚的情感如溪流般于数百年后依然在诗歌的字里潺潺流淌。

也许,读懂了他的诗歌,也就读懂了他的人生。是的,他是活佛,他得清心寡欲,恪守教规,但他出家时已经14岁,之前他有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也有了自己心仪的姑娘。不敢说他是个情种,但他却已食髓知味,爱情更如久酿的醇酒般在他长达10年寂寥乏味的活佛生涯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因此,他既执著于他的信仰,又不想误了他的爱情。他徜徉期间,试图寻找“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双全法”,可是,世间的事哪能尽如人愿。最终,爱人远去,他所追求的信仰也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所幸,他留下的60多首语言质朴淳厚、又富于灵性的诗歌,在时光的长河中经久不衰。至今,那些信仰与情感交织而成的诗歌,一句句如同天赖梵音,读之让人如食珠玉,顿感口齿噙香。

也许他的这句诗,就是我们所向往的人生: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最后,让我用一句仿他的诗句结尾:你读,或者不读它/仓央加措/诗,就在那里/浪漫,唯美……

 (作者供职于《陕西公路》编辑部)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