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省交通运输厅牵头的我省六盘山片区脱贫攻坚工作,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省级各部门大力支持和市县政府的的精心部署落实下,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取得了决定性成果。
交通脱贫攻坚方面,2016年以来,投入中省资金40亿元,支持六盘山片区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420公里,窄路基路面加宽1100公里,建设旅游路、资源路、产业开发路约23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品质和路网密度有效提升。2018年片区实现了100%乡镇和100%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的基础上,2019年又实现了100%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提前超额完成了交通脱贫攻坚“两通”任务。2018-2019年,投入省级资金1.9亿元,实施通村公路“油返砂”路段整治工程453公里和深度贫困村通组路建设工程50公里,目前片区县基本消除了通村公路“油返砂”现象,深度贫困村集中居住3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上了沥青(水泥)路。同时,片区高速公路、高铁、城际铁路等交通重点项目均在有序快速推进,省交通运输厅在长武县的“两联一包”帮扶工作扎实开展,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各省级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全力落实片区帮扶措施,形成了攻坚合力。省扶贫办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对片区脱贫攻坚给予了极大支持。省发改委联合省住建厅、省财政厅制定了《2019年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专项资金申报指南》,推行县域经济和城镇建设试点县创建。下达中省预算内资金5.4亿元,支持片区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省财政厅就片区7县整合各级财政涉农资金16.3亿元,安排财力性补助43.2亿元,为巩固片区贫困县脱贫成果提供资金保障。省教育厅落实六盘山片区中省教育补助经费5.6亿元,改善片区办学条件,精准资助建档立卡家庭学生71486人,落实片区7个县恒大教育项目,为片区教育发展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省民政厅将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提高到6000元/人年;将宝鸡市4县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4600元/人年,咸阳市3县提高到4310元/人年,提高救助保障水平。省人社厅出台了15项政策措施,为2.8万名贫困劳动力落实就业扶贫补贴2900余万元,全力推动片区群众脱贫致富。省自然资源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超面积后续整改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组织开展7次省级稽查,稳步推进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省住建厅向住建部、财政部争取支持补助资金20.9万元,完成片区剩余11户四类农村危房任务。组织开展住房安全“回头看”,巩固危房改造成效。省水利厅安排中省水利投资3.1亿元,加快推进片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得到巩固提升。省农业农村厅借力“3+X”工程,落实中省农业专项资金3.4亿元,支持片区高效设施农业和产品加工发展。省卫健委通过完善医保政策、推行疾病分类救治、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等措施,开展片区大病专项救治3252人,救治率达到99.94%;实施县级医院改扩建、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等工程,持续推进片区健康扶贫工作。省林业局下达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3000多万元、退耕还林资金1072万元,加快推进生态建设和生态脱贫工作。
宝鸡、咸阳两市和片区麟游县、扶风县、千阳县、陇县7个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在2018年片区7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党建引领,强化组织保障,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持续精准发力,落实“四个不摘”做到尽锐出战,积极发展扶贫产业,着力解决群众上学难、就医难、住房条件差、饮水不安全等问题,全力破解脱贫攻坚各项瓶颈制约,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的“576”硬指标基础进一步夯实且全部满足省上标准,部分指标如贫困发生率降至0.9%、通沥青(水泥)路比例达到100%更是远超过省上的贫困退出标准,片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7.52万户26.57万人,减少至目前的5726户9875人,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基本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