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行书简》
沈从文 著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
2013年1月
1928年,在上海的中国公学里,来了一位生长在偏远湘西山水间、为人朴讷的年轻教师——沈从文。在这里,他认识了生在婉约秀丽苏州的名门闺秀张兆和。本该是行走在两个世界的灵魂,却在命运的安排下产生交汇。
“我行过很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穷小子对富家千金的爱恋一发不可收拾。君之蜜糖我之砒霜,这样近于死缠烂打的追求不仅没有打动兆和,反而让她感到厌烦,于是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沈从文。
不善言谈的沈从文仿佛用上此生所有勇气,依然一封接一封,一日接一日,将一腔深情全部倾注在一张张信纸上。“望到北平高空明蓝的天,使人只想下跪,你给我的影响恰如这天空,距离得那么远,我日里望着,晚上做梦,总梦到生着翅膀,向上飞举。向上飞去,便看到许多星子,都成为你的眼睛了。”
后来,沈从文离开上海去青岛大学任教,写给张兆和的情书也从上海写到青岛,文字少了尖锐,变的温和朗润。“我希望我能学做一个男子,爱你却不再来麻烦你。我爱你一天总是要认真生活一天,也极力免除你不安的一天。为着这个世界上有我永远倾心的人在,我一定要努力切实做个人的。”
水滴石穿,在沈从文一次次地用温暖庄重的方式表达深情时,张兆和终于动摇了。至此,两个人因一封封书信结缘,因沈从文巨大的勇气和坚守修成正果。婚后,两人也惯用书信表达绵绵的思念,与款款的深情。他们往来的书信结集出版了,这就是如优美散文集般的《湘行书简》。
从前的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当我们感慨物欲横流的时代让人们之间的情感越来越淡漠,当“我爱你”“对不起”难于启齿的时候,却借口成熟、内敛。但我们忘了,爱,其实也是有保质期的,随着时间流逝,我们以往在生活中积累的感动和喜悦也会随之逝去,言语逐渐变得尖锐、浅白。
与其在当下抱怨父母、爱人不够理解自己、抱怨孩子太过倔强叛逆,不如在夜深人静时提笔写一封信,把深情化作千言万语,让这一饱含仪式感的沟通方式,记录下再不可复制的点点滴滴。
(作者供职于杏园收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