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土路,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家里靠核桃和板栗每年仅有四五千元的收入。路修好后,村里结合脱贫攻坚建起了木耳产业园,我承包了两个木耳大棚,一年收两季,一季能挣两万多元,不仅摆脱了贫困,娃上学不用愁了,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村民王极东所说的路,就是近年来结合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宽、硬化的通村公路,以及新修的通组路、入户路。
与金米村同样因路通产业兴而实现美丽“蝶变”的还有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以前贫困发生率高达44.4%,通村水泥路修好后,依托茶产业带动了106户贫困户增收,人均增收1000多元。2019年底,贫困户人均收入7556元,远超贫困线标准。仅2018至2019年,陕西就建设深度贫困村通组路4645公里,整治通村公路“油返砂”路段1.6万公里,实现了100%深度贫困村集中居住30户以上自然村通沥青(水泥)路。目前,全省公路总里程已达17.71万公里。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交通的改善不仅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也催生了农业产业的兴旺。2016年以来,陕西累计实施9.22万个特色产业项目,覆盖贫困人口305.98万人,确保了有劳动能力、发展意愿和发展条件的贫困户每户至少有1个稳定增收的产业项目。目前,陕西所有贫困县区已实现“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