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期 第1885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0-06-16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一位养路工的多彩人生
新闻作者:文 / 尚引生 杨永宏


今年44岁的陈波,略黑的脸庞已不是以前那样的削瘦,微微有点胖的身材更显魁武。现在他是机关的一名小车司机,迈入不惑之年,闲暇时也会回顾一下自己那逝去的青春。不知道啥原因大家都喜欢叫他“巴哥”,他当过兵、会开车、会开装载机,也是一名业余的厨艺爱好者。

1993年,陈波高中毕业,在父母和老师看来,好学上进的他只要再补习一年应该能考上大学,但他毅然报名参军,因为他人生中的第一个梦想就是成为军人。在云南某部队的日子里,远离亲人、气温差异,好多小伙子都有些泄气,但他的信心没有改变。部队训练中,他不怕苦、不怕累,在冰雪上、在泥泞中、在酷暑里、在荆棘间,一路滚打过来,把这个性格温顺、身材瘦高的小伙子锻炼成了一名真正的军人。他勤奋好学、做事认真,得到战友们的认可,经过连队精心培养和自己不断的努力,成为了一名合格的通讯兵。

1996年,在家等待安置的一年多后,陈波被安置到洛南公路管理段,分配在韩村道班从事公路养护工作。当时的韩村道班承担着省道洛柞路K20-K30的10公里砂土路养护任务,晴天满路尘土,雨天连片泥坑,没有养过砂土路的他,跟着道班的老同志们,边学边干,很快的掌握了砂土养护的规律和技巧。一年下来,清理水沟、铲露肩、修补坑槽、除雪防护、加铺磨耗层、整理路容样样他都学会,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养路工。1999年,由于他敢吃苦、好学习、守纪律,被段上选派学习大型机械操作。2002年,由于他有着多种机械驾驶技术,被调到养护中心工作,从此每一处公路施工工地、水毁抢修现场、公路防滑保畅都会出现他矫健的身影,每一样机械他都能玩转,单位每一项工程都离不开他,大家就管他叫“老大”。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省汶川地区突生8.0级特大地震。原本秀美的山川河流瞬闻变为废墟,让无数幸福家庭顿失亲人。地震强大的破坏力震惊了世人,更把全中国人民的心都紧紧系在一起。“众志成诚,抗震救灾”,在市局的动员号召下,陈波从火热的路面养护工地到了四川灾区,执行四川青川灾区公路抢通保通工作任务,他不提任何条件和要求,第一时间赶去报到。在青川县清溪镇灾区危险重重的恶劣环境下,他操作装载机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从不叫苦喊累。一天傍晚,队里接到镇子附近刚刚发生塌方,需要马上进行清理时,看看几位年长的驾驶员疲惫的样子,他没有犹豫,应了声“我去”,就驾驶着装载机冲进夜幕,沿着零石坠落的依山道路奔赴塌方现场,在淋漓的雨中,他沉稳的操作着装载机,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堵塞道路的塌方清理。在几十天的抗震救灾的日子里,他始终和战友们一道始终奋战在“战斗”的最前沿,维护着清溪镇灾区二十余公里的生命线,他的吃苦耐劳精神,受到了领导的和当地群众的高度赞扬。

其实,要更好的认识一个人,你更要走进他的家庭去了解他。闲暇时,陈波会邀请大家去他家喝上几杯,九十年代的两层小楼,虽然有些旧了,但院落依然收拾的井井有条,盆景、花草、小鸟、小狗,一切都是那样和谐自然。只要来客,他立马亲自下厨,麻利的为你整上几个拿手好菜,陪你饮几杯小酒,当你赞赏他精湛的厨艺时,他会告诉你哪道菜是父母喜欢的,哪道菜是兄弟或妻女喜欢的,言语间流露着无限的亲情和爱意。如果用时下的标准去衡量,这怕就是标准的中国式好男人。

陈波,这个最普通的养路职工,他爱好广泛,性格活泼,他曾经是一名业余的男高音、也是一名篮球运动员,无论干啥事情,都是那么的认真,那么的专心。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