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黄快收、快黄快收……”布谷鸟唱响了麦收的季节。传说有一个懒人,要等麦子全黄了再收,结果等来一场大暴雨颗粒无收,气得他吐血而亡,化身为鸟,于是就有了如今的布谷鸟,麦黄时节阵阵鸣叫,提醒人们要及时收割,不敢怠慢。
北方的麦田到了丰收季节,别有一番景致,夏风吹来,金色的麦浪一望无际,饱满的麦穗随风翻滚如海水涌向天边,让人不由得想起白居易的那句“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还记得儿时,大人最忙碌的时候倒成了我们最欢乐的时刻。晌午的太阳火辣辣烤着那割过的麦田,一群孩子在满是麦茬的田间地头捕捉蹦来蹦去的蚂蚱。灰色的蚂蚱由于长得丑能够侥幸躲过一劫,绿色的蚂蚱就没那么幸运了,被孩子们捉回去装进麦秸杆编的笼子里金屋藏娇。那个时候的每一样“玩具”大概都是大自然的免费赠与,孩子们每天开心得像个小傻瓜,直到长大后才知道大人们的艰辛。
那些年,到处阡陌小路,没有收割机械,麦农们穿着背心,皮肤晒得黝黑,汗水滚落在脚下灼热的黄土里,握着镰刀的手磨出老茧,不时还会被麦杆划破流血。他们同时间赛跑,赶在大雨前抢收麦子,将成捆的麦子挑到架子车上,推进麦场,打场、扬场,再把麦秸杆堆成麦秸垛,麦粒晒干装到袋子里,这夏收的任务就算大功告成了,真是粒粒皆辛苦啊!
又到了麦子金黄、夏粮丰收的日子。远远望见那大片的麦田里收割机来回运转,巨大的轰鸣声伴随尘土飞扬,成熟的小麦瞬间倒下,麦子直接脱粒归仓。机械化的出现取代了昔日的农耕岁月,已经看不到农民头顶烈日、弯腰劳作的繁忙场景了。机器大大加速了收麦进度,为人们省去了一道道繁琐工序,每到收获季节,麦农的脸上绽放着喜悦、幸福溢于言表。一茬一茬的麦苗由青到黄养育了三秦儿女,一代一代的农民扎根黄土地生生不息,任时光流转岁月变迁,不变的是这片广阔深厚的秦川大地,和农人身上那种勤劳朴实、坚韧不拔的精神,教我们学会珍惜粮食,懂得尊重劳动。 (作者系西禹公司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