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期 第1888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0-06-30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带一本书去李庄
新闻作者:​ 文 / 贾 鹏

《林徽因传》  林杉  著

国际文化出版社

2014年7月

初夏的上午,我和家人终于踏上了去往李庄的火车,在女儿熟睡时,翻出了携带的《林徽因传》,一页一页轻轻翻动着。

他娓娓地说着,眼睛定定地看着湖水,仿佛他的满腹心事已交付给荡漾在水波里的影子。

初相识的时候,这目光就让她的心无可名状地颤动了一下。

读着“相识志摩”的字句,我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时期,同学们都竞相传阅这本林杉版《林徽因传》,青春的懵懂,爱情的向往,让我初读这本书时目光停留在林徽因与徐志摩的康桥湖畔邂逅上。直到10多年后,结婚生子,步入而立之年,一天下午闲暇时,再次翻开。

林徽因此时想要做的,便是在这里完成一种生命的接引。

林徽因说:“你们住上几天,也许有另一种看法。”

从“竹林深处的李庄”到“艰难的岁月”,她给我留下不一样的印象。放弃美国留在李庄,在当时是艰难的决定,也许她想有不一样的人生。李庄——这座位于四川宜宾长江边上的小镇,承载了她许多故事。以前,我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林徽因就是一个才女、名媛。在书中,我看到她父亲去世、弟弟阵亡、流落李庄,从官宦人家千金小姐到为人妻、为人母,整整6年,她和梁思成与孩子们就住在李庄上坝村一座简陋的农家院落,两间陋室低矮、阴暗、潮湿,竹篾抹泥为墙,屋外是竹林和农田。家庭的变故、生活的困苦都没打倒她,反而让她淡定从容,操持家务,照顾子女。同时作为抗战时期全国四大文化中心之一的李庄,大学、研究所、教授学者带来的文化氛围让她坚持对中国建筑的热爱,不畏颠沛流离的生活、艰苦的物质条件、肺病复发的折磨,仍走遍大江南北,完成《中国建筑史》的考察资料。也就是在李庄,她完成了人生蜕变。

火车的嗡鸣声响起,李庄古镇到了,合上书本,带着家人,走走停停,不放过一砖一木,想从这里找到这位中国建筑师当时的坚毅和从容。

 (作者供职于耀州公路段)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