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期 第1893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0-07-17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16日 星期五
 
第四版 < 上一版   
荏苒时光里的那些事
新闻作者:■ 左晓云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冬日里所有东西都是冷色调的,淡橘色的残阳融化着这几日的残雪,屋檐处滴答滴答像是在落雨,奏响春节前夕的最后一场音乐会。

除夕那天吃过早饭,我们便如同小时候一样,忙着给家里所有的门上贴门神、春联,红红的对联,红红的灯笼和红红的衣服,一片喜气洋洋。贴好春联,便是上香、祭祖,祈祷新年行好运。

夜幕降临,灰蓝色的天空慢慢变暗,灯火在天幕脚下渐次亮起。早早的,村子里已经到处都是各式鞭炮的声音了,五彩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开出一朵朵美丽的花朵,分外妖娆。摆满桌的年夜饭,还有一个放满食材的铜锅,咕嘟咕嘟的冒泡,把冬天的冰雪通通化开,融成一江春水,化成一股融入心间的暖流。

电视里已成传统的春晚正在欢乐上演,整点燃起的烟花,如同一朵朵放飞在苍穹上的繁花,送去旧岁,迎来新禧!

齐心协力抗病毒 战胜疫情不畏难

本应是辞旧迎新,欢乐与共的好日子,本该是走亲访友,恭喜拜年的好时节,却因了一场突发的疫情而被迫终止。新闻中压抑的数字,屋子里呛人的消毒水,隔着手机看万千世界,透过窗子细嗅年节里咆啸过的烟花爆竹味,闻上去……还算喜庆。

作为隧道站的勤务兵,从疫情防控初期,远在延安老家时,因不能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便从自身力所能力及的事情出发,配合单位做好防控工作。在返回单位后,我主动帮一直战斗在一线的同事带了食物、药品等,让他们可以放心、安心在防疫“战”中不掉队 。

本是莺飞草长的好时节,却因这场疫情,让我们对着外边的天地望而却步;也因为长时间的封闭和心理压力,有时候难免觉得黑夜总是太漫长;但同样也因为看到那些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平凡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同一个目标努力着、坚持着,又觉得希望就在眼前。

极远处,天幕划过蓝色的流光,夜幕安静地挂在窗外,错落的灯光打在玻璃上碎成好几块,风流云散,露出天边细碎的星河,承载着国人期盼疫情早日过去的一个又一个梦想。

只等瓜熟蒂落日 产房喜迎新生命

初春的风卷起漫天的玉兰花,错乱了昼夜,街道里时有汽笛鸣响,惊醒不知谁家院子里的看门犬,一阵吠叫起来没完没了。

妹妹住进医院已有三日。已过预产期,但小屁孩却迟迟不肯离开母体,躲着不愿见人。疫情下的医院,人流控制,只有妹夫一人陪护在医院,而我们纵使万般焦虑却也只能安心等待。

3月20日19时,妹夫打来电话告知,妹妹快生了,随后姐姐和我便快速赶到医院,一起等待新生命的降临。22时,妹妹发来视频,顶着一张皱皱巴巴小脸的婴孩出现在视线中,小杰瑞降生了。妹妹看起来状态不错,笑脸盈盈,小杰瑞在妈妈的怀里安静地睡着,这一瞬的感觉恍若太阳从洁如白贝的云朵里探出头来,阳光在那一刻突然从寂静的天幕上盛开,一片喜乐祥和。这便是新生命的降生!

春意酥怀四月天 胜日寻芳南湖边

一簇簇盎然的绿意,经不住春日暖阳的诱惑,偷偷的打开了窗户,露出了漂亮的小脑袋,窥探春天的色彩。青天上白云流转,温柔的风拂过脸颊,棉白的柳絮堆满整座城市。

四月的长安城,繁花似锦、朗月晴空,疫情的稳定控制,让封闭在家两个月的人们终于有了外出的机会,政府和群众的努力让这座古朴的长安城,在四月潇潇而落的花雨中,感受着芳菲浸染的美丽。

遮面的口罩挡不住人们对美好的追求和向往。不夜城妩媚迷人的不倒翁小姐姐,伴着春风摇了起来;花车上身着各式仿古服饰的舞者,和着仙乐跳了起来;老碗里如同裤带宽的面条在一勺热油的邀请下,“呲”的一声唱了起来。这一切带来的不仅是欢乐,更是扫去疫情阴霾的希望。

正午阳光正好,天气晴朗,长安城选一处绝佳的地方,便可远眺终南山。一杯茶、一曲调,偷听着春姑娘的私语,怀抱着春风骑士送的鲜花,看云卷云舒,看时间荏苒,直到太阳公公从傲娇地站立在晴空之上,慢慢变成懒散地卧在半山腰。

五月榴花妖艳烘 夏日青空方始来

五月的太峪小镇,被周围加班加点施工的机器轰鸣声笼罩着,早晚凉意满满,正午暑气尚盛,这已然是夏天了。众山围绕的川道里,气候无常,这两日热浪扑面,过两日阴雨绵绵,多变的气候伴着过山车一般的气温,让我们这些个山里人错乱了四季,怀疑了人生。

傍晚时分,霞光弥漫,整个天幕像被倒了一杯鲜榨的胡萝卜混合橙汁,不断有山野的风灌进房间来,暑气消散,舒爽惬意,虽说过了一天最热的时候,有些许微风拂过,但是外面日头还烈,杨柳树荫下坐着三两老人聊着天。家户里炊烟四起,接着便陆陆续续安静了下去,只有些许飞鸟归林的动静惹出三两声狗叫,没一会儿又恢复了静谧。

这寻常美好的日子又回归了,最是让人欢喜。 (作者系彬县管理所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