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期 第1894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0-07-21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16日 星期五
 
第四版 < 上一版   
南湖一瞥
新闻作者:文 / 李小凤

杭州有西湖,西安有南湖。西安南湖虽然没有杭州西湖那么有名,但也是历史悠久、底蕴厚重的一个风景名胜。南湖公园是西安人的通俗称呼,她的正式名称为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有遗址二字,显然是有历史的。曲江池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秦汉,后经唐玄宗时期重新疏浚开渠,因地形曲折,江水漫流,故名曲江。像西湖一样,南湖无论从自然风光、人造景观,还是历史文化方面来看,都不失为一个风景优美、内涵丰富的所在。

身在西安,较之其他公园,我更加喜欢南湖公园。节假日如果不出远门,南湖公园也就成了我们一家人经常光顾和散步的地方。想着苏轼晴日、雨天对西湖的激赏,写下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千古名句。逛南湖也就不择天气,晴好日子里频繁来过,阴雨迷蒙时几曾光顾,即便寒风凛冽中也曾漫步,的确是各有各的景致与风采,足以令人散淡胸怀、心神俱宁。

南湖边既有绕湖而建的塑胶跑道,也有近湖修葺的水泥步道,一宽一窄,任人选择。无论是比较宽阔的塑胶跑道还是较为狭窄的水泥步道,道路两边俱是绿树成荫,花花草草时不时点缀其中,令人赏心悦目。这是一个可运动、可休闲的好地方。而我呢,最喜欢的是跑道、步道两边不知从哪里搜罗来的、抑或是特意仿制的无数密布的石鼓凳、青石高低凳,还有数不清的拴马桩。“石不能言最可人”,一路走着,一路歇着,一路看着,想起小时候外婆村子各家各户门口的青石凳,吃饭坐过、嬉戏用过,冰凉油润、朴拙可亲,曾在夏日带给孩子们多少清凉与欢乐。外婆早已仙逝,村子早已不在,那些个石凳也不知去了哪里?也许就被安置在了这里。想到此,摸着这冰凉光滑的石凳,心中一丝温暖陡然升腾起来、迷漫心胸。

细心察看,南湖边的文物也不少。一件件从陕西各地搜罗来的石狮石兽,被精心地保护在南湖边的玻璃柜中。它们像温室的花朵一样,不再经受风吹日晒、霜冻雨淋,避免了岁月磨蚀与人为破坏。当你驻足或休憇时,南湖边任一件文物都足以供你观瞻、玩味与欣赏。细细地端详一下他们的面目,虽然经历了百年、千年的风霜磨砺,依然威武轩昂、古朴大气。匆匆地浏览一下他们的简历,每一个都向人们诉说着自己的经历与历史的沧桑,每一尊也都值得我们今日加倍地珍惜与爱护。

南湖之东南有著名的寒窑遗址。王宝钏的故事家喻户晓、千古流传。这位为了爱情竟与显赫家庭决裂的奇女子王宝钏曾在这里受苦受难十八年的传奇故事,引得多少痴情儿女来到这里虔敬地瞻仰与拜祭。说到寒窑,不由人还会想起那篇相传为宋朝宰相吕蒙正所做的千古奇文《寒窑赋》,“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云云,妙语联珠,琅琅上口,这是一篇充满人生感慨与智慧、影响深远的好文章。

绕湖而行,湖堤垂柳依依,湖中波光粼粼,湖中栈道又可以让你近距离地欣赏南湖风光。湖水中但看游鱼戏水,鸭鹅浮游;湖水边又见处处芦苇随风摇曳,一片荷花正在盛开,一派祥和与静谧的感觉令人宁静。湖畔边也有众多的雕塑作品。我最爱的是湖畔西侧曲江亭附近临湖的一尊古代书生模样的人物雕塑。奇怪的是这尊雕塑没有人物介绍,只是简简单单一个人物造型,孤零零地面湖而立,似乎在沉思,似乎很伤感,使人不由得思接千载,想到唐朝那个伟大的人物——杜甫。每次从他身边经过,我都不由得想多看他两眼。虽然没有名字,但在我心里早已认定他就是那个“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命运坎坷、仕途不顺却又名垂万古、人人敬仰的诗圣。如果了解一点杜甫的生平,翻阅一下诗圣的诗集,你就会明白杜甫与曲江的不解之缘。“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这些饱含诗人无限情思的优美诗篇都是他驻足湖边、凝结于心的杰作吗?先贤足迹所到之处,今人何幸在此流连!

南湖还有一处令我心心念念、不得不提的地方,也在南湖西侧。自柳桥向北不远处,爬上一个小山丘,山丘上下树木参天,枝繁叶茂,人造鸟巢遍布在枝杈间,时不时可见鸟雀翻飞、跳跃其间,顺着步道再走下小山丘,眼前一片较为开阔的地方。这里安置了一个长方形的石桌,旁边四个青石石鼓凳。石桌上刻录着颜真卿《颜氏家庙碑》部分节选内容。大大的石鼓凳冰凉、厚实,可盘腿坐在上面,东观南湖,西看绿地,浓荫蔽日,环境幽雅,可消暑纳凉,可静赏颜体书法,可与朋友家人闲谈古今,也可闭目打坐一番冥想。每次走到这里,只要石凳无人,我便挪不开步子,总要坐上一会儿,宁静一下心绪。

言有尽而意难穷。南湖的美,美在有内涵,美在多样性,值得一游再游,值得慢慢地感受、细细地品味。

 (作者系西镇分公司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