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一直被相似的梦困扰着,醒来后却有点模糊,能记住的便是故乡的老宅,虽说在那里居住的时间并不长,但受老一辈的影响,很多人、很多事,还记忆犹新,不曾忘却,更不敢忘。
我的故乡位于秦岭山脉北麓、华州区南部山原地带的毛家沟村,总听长辈说村子里多出文人,据说是毛氏家族及毛泽东远祖的起源地。可我的印象中的毛家沟比路遥《平凡的世界》里的农村环境稍好一些,也是靠天吃饭的塬上。恰逢雨水丰盈的年景,生态环境还算是好的,尤其是门前深不见底的大沟容纳了千姿百态的农村往事,可以说个三天三夜也道不尽、讲不完。
农村最高兴的就是过年,只有过年才是村子里最热闹的时候,基本上在外工作的人都回来了。年三十各家早早地在家门口挂上宫灯,贴上对联,打扫院落,只要那唯一的彩色电视机一打开,周围的孩子们全都涌了过来,吃着糖果,嬉戏打闹,欢声笑语应接不暇,直到零点的钟声敲响,鞭炮放完,大家才会散去,有的还意犹未尽,一步走三回头地磨叽半天。
夏季,根本不用风扇、空调,家门口的沟岸上风很大,全是乘凉的人。有的擦洗完身子刚出来,有的才从地里回来,有的直接铺着凉席睡了起来。耐不住寂寞的小伙伴还会打着手电筒抓知了和蝎子,一个洞口、一个洞口的掀土,听说有人在那笔直的杨树林旁还见到过狼,蓝眼睛、长尾巴,庞大的身躯,吓得小孩子们很长时间晚上不敢出门,也成了大人们管教小孩的杀手锏。
塬上的人淳朴、老实,加上地理位置的局限,农业发展滞后,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贫穷帽子并未真正摘掉。后来,借着建设新农村、美丽乡村的好时机,人们种起了花椒、核桃,慢慢壮年劳力也回归了,发展起了红色旅游,农产品深加工,收入也比以前可观多了。
尤其近两年再回去的时候,故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的水泥路变成了宽广的柏油路,家家门面气派,条条村道整洁,还修建了小广场、毛家沟村史馆……周边的村民还开起了农家乐,卖起了旅游纪念品,如遇重大纪念活动,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如今的毛家沟,熟悉的面孔越来越少,那个曾经的老宅也因年久失修已经破败不堪,脱离中心圈,周围都成了田地。即便如此,我也会时常梦到那里,也会带着我的女儿回到那里,为她讲讲过去的故事,带她看看如今的故乡,因为那是我的根。 (作者系西略分公司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