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期 第1900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0-08-11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14日 星期三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加快铁路建设 助力陕西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新闻作者:文 / 张 路


陕西作为一个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省份,过去40多年的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要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提出的“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总体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着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正视差距不足补短板

“对陕西而言,开放不足是制约发展的突出短板”。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科学精准的分析了陕西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019年陕西进出口总值3515.75亿元,较上年增长0.09%,低于全国3.3百分点,居全国第22位,贸易顺差累计实现230.78亿元,较上年减少412.80亿元,降幅高达64.14%。其中,实现进口总值1642.48亿元,增长14.47%,较上年回落20.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9个百分点,居全国第8位;出口总值1873.27亿元,下降9.84%,较上年回落35.1个百分点,低于全国14.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8位。从上面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陕西外贸进出口增速低位游弋,经济外向度仍然偏低且要素聚集力不强,与其他省份相比,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层次还不高,开放经济欠发达的基本省情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针对开放不足这一制约陕西发展的突出短板,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增强对外开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开放意识、坚定开放决心,坚持不懈抓机遇、强优势、补短板,坚定不移把全面扩大开放引向深入。要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通过重点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治理机制改革,用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提升治理效能。要持续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加强营商环境建设,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拓宽开放范围和层次,进一步增强扩大开放的活力,加快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

发展三个经济是关键

发展“三个经济”符合建设开放型经济、赢得区域发展主动权的理论逻辑,契合陕西区位、交通、资源禀赋等比较优势,能够加速释放陕西长期积累的发展势能。

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要以发展‘三个经济’为突破口,努力使对外开放成为新时代追赶超越的新优势”以来,三秦大地不断激发“内连外畅”新活力。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6年多来,线路从最初的1条增加到现在的常态化开行13条,开行频次从平均每周1列发展到现在每天5至6列,货品遍布 “一带一路”沿线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中亚及欧洲地区主要货源地全覆盖。2019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共开行2133列,运送货物总重达180.2万吨,分别是2018年的1.7倍和1.5倍,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蝉联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全国第一。

陕西发展“三个经济”,得地利之便、天时之势、人和之利。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着眼构建陆空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做大铁路网、织密公路网、优化航空网、构建综合交通网、做强信息网,不断强化基础支撑,打造陆空互动、多式联运的综合交通、枢纽交通体系。要大力发展门户经济,加快建设“一带一路”五大中心,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强化开放平台建设,打造空港、陆港产业集群,持续增强我省集聚辐射作用。要大力发展流动经济,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发展现代物流,畅通能源供给通道,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加强信息互联互通,不断提高要素配置质量和经济发展效益。

加快铁路建设强动能

纵横联通的铁路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引领开放发展的主引擎,这已被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

2007年,西安与宝鸡之间首开西宝动车组,让西安迈入了“高铁时代”。2010年2月,西安至郑州高铁开通运营,让陕西有了迅速东出的通道,发展的触角伸向了更为广阔的东部地区。2014年7月,西安至大同高铁开通运营,沿线城市同城化步伐进一步加快,朝出夕返的快节奏,让“秦晋之好”再谱新篇。2017年7月,宝鸡至兰州高铁开通运营,大幅缩短了西北地区与中部和东南沿海地区的时空距离,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加速涌向陕西。2017年12月,西安至成都高铁开通运营,使汉中能够深度融入关天、成渝、江汉经济圈,进一步拉近了与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的时空距离。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说:“陕西地处西部地区,在新时代也要有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既要抓住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机遇,又要化危为机,善于从眼前的危机和挑战中创造机遇”。

随着中省稳增长、促投资相关政策的密集出台,当前陕西铁路建设迎来了机遇最好、环境最优、成本最低的“黄金期”。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抢抓发展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要进一步加快铁路项目建设,完善陕西“米”字型高铁网和关中城际群城际铁路网,挺硬经济发展的脊梁,畅通对外开放的通道,提升各类资源聚集辐射能力,推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畅通循环,带动新业态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创新要素、生产要素、资源要素在陕西充分涌流,以铁路建设新成效助力陕西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