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微言大义,是对人生的顿悟,也是艺术表达的浓缩,自古以来,在文学殿堂之中享受着最为崇高的地位。文学爱好者都有一个诗人的梦想。在诗中,一目了然的是作者的智慧、修养、品格与艺术造诣。人们因此喜欢在诗中塑造自我的形象,那是一个白衣飘飘、潇洒不羁的自我,远离世俗的自我,和深刻反省的自我。交通人是爱诗的,写诗、结诗社的也不少,本版选登了一批交通职工的诗作,希望创造一个大家交流学习的小小平台。一起写诗吧,远方就在眼前。 —— 编者按
一
乱山高下客路斜,丹水何幸遇诗家?
更有元之来相助,文脉相延至棣花。
笔者注:商州诗坛自古较为沉寂。至唐时,地处都城长安东南的商州,迎来了温庭韫、李白、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元稹等一大批诗人或游历,或贬谪而过,留下了不少经典名诗。北宋初,商州地位不再重要,因地域偏僻,成为贬官栖身之所。幸运的是,王禹偁(字元之)左迁商州550余日,作诗230余篇,产生了《村行》《感流亡》《畲田词》等千古名作,与商州相互成就了一段佳话。延至明清,商州方有本土诗人诞生。令人欣慰的是,在这些先贤的影响和熏陶下,以贾平凹为代表的商洛作家群崛起于文坛,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
二
清泉相送菊正秋,初谪胜游至山州。①
官闲三载酒作伴,途穷一笑泯恩仇。②
曾慕四皓学种蔬,为谁仙娥频回首?③
直道耿然傲秋霜,更有雄文著千秋。④
笔者注:①王禹偁的政治生涯中,八年三黜,首次被贬之地是商州。在贬谪商州前几日,他曾于梦中作诗,得“九日山州见菊花”,待到商州,恰逢秋菊盛放。其初到商州作《听泉》诗,中有“谪宦谁知是胜游”和“泉声相送到商州”句。
②王禹偁在商州任团练副使前后三个年头,不得签署公事,是为闲职,日日以诗酒自慰。幸喜与时任商州通判的同年冯伉化解了以前嫌隙,两人一笑泯恩仇,结为知音好友,相互慰藉,时常作诗酬唱。
③王禹偁在贬谪商州期间,对政治仍抱有幻想,以为自己还不到隐退的时候。他曾置地10亩种菜以自给,多次拜访四皓庙,并对仙娥峰情有独钟,自以为在商州的诗作中,吟咏仙娥最出群。
④王禹偁在商州期间,所作诗文多而密集,且质量较高,代表作有《村行》《畲田词》收录于如今各种刊本。苏东坡赞扬他“以雄文直道独立当世……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至于三黜以死。”
(作者供职于商洛公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