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安康地图,秦岭巴山之间,6条国道2条省道1123公里干线公路、699座50674延米桥梁、34座10903延米隧道,绕青山、过城镇,承接转换高速路、农村路;跨河流、越峻岭,变天堑为通途。它们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发展,将安康10县区紧紧相连,为助力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通行保障。
“十三五”期间,安康公路管理局紧扣“建设交通强市、打造综合枢纽”总体目标,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1.33亿元,较“十二五”增加137%。全面完成G541紫阳洞河至岚皋花里、S225平利至镇坪、G210宁陕县城至石泉两河等国省道升等改造项目,全市国省干线公路二级化比例提升到72.3%,实现了10个县区二级以上公路连接,较“十二五”末净增369公里,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实施大中修工程378公里,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448公里,治理灾害路段40公里,整治隐患路段180公里,维修加固桥梁38座,实施隧道升等提质工程21座,为安康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公路保障。
善谋 养护建设进入新时代
2016年,安康公路局立足安康国省干线公路发展阶段性特征,对“十三五”全市国省干线公路发展进行“顶层设计”,提出着力打造“四个公路”的发展目标(即建设畅通公路、美丽公路、平安公路、法治公路),推动国省干线公路转型升级、加快发展。
认真落实公路养护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坚持抓养护巡查和规范管理,坚持实行道班每日巡查、段隔日巡查、局每月巡查机制,加强内业资料规范化管理。该局累计完成小修工程修复路面11万平方米,修复涵洞580道、桥梁110座2100延米,整修路肩6.5万平方米,路面灌缝52万米,优良路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由“十二五”末的87.3增长到2020年上半年的89.1,公路路况水平全面提升,公路面貌实现根本改观,行业考核均被评为优良等次。
以美丽公路创建为引领,着力提升绿化美化水平和公路服务能力,植树35万株,种草155万平方米,绿化率稳定在98%以上,以打造G211线蜡烛山公路服务区、瀛湖公路服务区、G346线凤桥停车区为“公路名片”绿化美化试点,通过对公路两侧实施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绿化美化,努力营造“车在路中走,人在景中游”的通行环境,得到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局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大力推广“四新”技术应用,破解多项困扰公路养护事业发展的现实难题和技术瓶颈,自主攻关“四新”推广应用课题工作4项,引进新材料3种、新技术和新工艺4项,获得省级成果奖2项。
善治 路政管理实现新进步
积极落实重大路政许可联合审批制度,成立重大路政许可审查工作组,强化安全技术评估和许可公示制度,落实涉路施工项目路政现场监管,严格实施涉路工程设施验收,确保施工路段安全通行。
建立局、段、道班三级路政协管网络,落实养护路政联勤联动巡查督办制度,联合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开展路政事案查处纠违,集中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有力保护路产路权和路桥安全。持续开展扬尘治理工作,及时整治冒尖装载、遗落抛洒、带泥上路等现象,全力遏制公路扬尘污染。实行“路警+路地”联合执法模式,建立公路路政与公安交警“共享信息、同步行动、密切协作、长效治理”联合治超工作机制,加强省际、边际区域及“盲区”路段联合执法,采取交警驻站、固定检查、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围绕G346线安平路、S225线平镇路、G211线安岚路、G210线石宁路、G316线安石路等路段,严密布控超限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依托全市4个固定超限检测站及电子抓拍系统严厉打击违法超限运输行为,始终保持治超高压态势。尤其是对安岚、平镇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影响路段,坚决做到提前介入、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大件运输车辆办证、监管力度,有序管控大件运输车辆通行,确保公路桥隧安全运行。
善为 安全畅通实现新提升
根据养管道路情况,结合隐患排查实际,安康公路局对坑槽、松散、车辙、沉陷、边坡等影响公路行车的病害进行集中处治,对里程碑、百米桩、示警桩等沿线设施进行统一规范,共整治病害5100处,修复水沟路缘石6800立方米,新建里程碑、百米桩、示警桩8810根,始终保持公路路基稳定、道路线形顺畅、附属设施完好。加强施工现场和日常养护的安全管理,全面排查危桥、急弯、险坡及视距不良、路侧险要、地质灾害、平交道口等安全隐患,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实行台账管理、挂牌督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强化行业担当,拓展公路应急、救助和服务功能,落实保畅责任,提高抢险能力,完善抢险应急预案、合理分配物资设备,组建抢险保畅队伍,坚持贯彻“先抢通、后修复”原则,做到即毁即抢、即抢即通,全力抓好汛期、冰雪天气保畅和施工路段保畅。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安康公路局将紧抓公路建设的黄金发展期,深入实施干线公路提升行动,撸起袖子加油干,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市、决战决胜全面小康提供公路通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