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河石桥位于紫阳县双桥镇集镇老街,距六道河与西河汇流处约160米。1998年版《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载,“东河石桥,桥镇乡双河村,清代,圆弧拱单拱石桥。东西走向,跨汝河支流东河上,全长24.54米,宽4.30米,拱高7.3米,净跨16.66米。条石砌筑桥墩及桥身。桥面设砖砌栏板,高0.80米,宽0.30米。拱券一侧龙门石雕鲤鱼1尾。”据当地人介绍,现存东河石桥也称文子仪桥,并非建于清代,而是民国时期由文子仪筹资修建。1989年版《紫阳县志》记述,“双河塘居民夹水分布于东河两岸,每遇河水暴涨,河两岸居民相距咫尺不能渡,只得望河兴叹。文子仪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筹资,组织人力跨东河修建单孔石桥,抱病命李文卿督工。桥于次年6月竣工,至今居民称便。”
双桥镇地处紫阳县南部。清代置塘汛于六道河与西河汇流处,故名双河塘,又称双河关。因镇内东、西两条河上各有一座人行便桥,而得名桥镇,后改名为双桥镇。当地人说,西河桥曾是一座木凉桥,位于学校门口,早被洪水冲毁。东河即六道河,中段名许家河,下游称汝河,东河桥石拱厚约1米,桥面东西两侧各有青石条台阶24级。该桥曾是东河两岸集镇街道的唯一通道,也曾是南下斑桃、界岭至四川、重庆的重要桥梁。1989年版《紫阳县志》载,“两河口桥位于双河塘镇,跨西河,长约20米。1974年修斑双公路时被飞石打坏,后被洪水冲毁。”“文子仪桥位于双河塘镇,为民国年间地方武装头子文子仪割据双河时集资修建。桥高8米有余,跨东河,跨度约25米。1983年曾被洪水冲毁,后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