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5期 第1954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1-03-02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第四版 < 上一版   
读《说文解字》 话“廉洁奉公”
新闻作者:文 / 翟社生



闲暇夜读《说文解字》,兴趣盎然,字字珠玑,深拜古人造字之睿智,更叹中华文明之博大精深,至此常读常悟,不忍释手。近期,省直机关纪工委开展“话廉洁、守纪律、促发展”主题征文活动,信手翻阅“廉洁”二字,读罢顿觉一股清风扑面,随思绪翩翩,深耕宣阅尚飨。

“廉”,据《说文解字》,本意为堂屋廉石,多为平整修洁,棱角高耸峭立,古人有高行称之为廉。后人以廉字为方正、正直,喻人清正、节俭。“廉洁”一词最早出现在屈原的《离骚》:“朕幼轻易廉洁兮,身负义而未沫”。他说:我年幼时秉赋清廉的德行,献身于道义而不稍微减轻。表达了诗人情志高远、洁身自好的高贵情节。

“洁”,指廉明,不贪污或指人的品德高尚,洁身自好。屈原《离骚》中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意思是说:老百姓过日子乐趣各样,我独自爱修养习以为常。寓意诗人深怀爱国忧民的远大志向。

“奉”,恭敬地用手捧着: 奉觞(举杯祝酒)。奉献。奉祀。尊重,遵守: 奉公守法。奉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 说明恭敬从公,一心为公乃君子之修位,乃领导干部的准则。

“公”,正直无私,为大家谋利益,大公无私。公正、公心、公开。是共同的,大家承认的。西汉刘向《说苑·至公》中言“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门则不言货利”。就是说: 治理政事就不能想着经营自己的小家,在衙门里行走就不能谈物质利益,执行国家法律就不能偏袒亲友,为国家举荐贤良就不能避开与自己有私怨的人。要求官员要公私分明,不能袒亲疏公,误国误民。

历代革命领袖、名人志士,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廉洁自律,刚正不阿,克己奉公,留下千古佳话。

1941年延安杨家岭,毛主席亲自耕种了一片菜地。爱国华侨陈嘉庚来到延安,毛主席做了四个菜:豆角、青椒、西红柿和一只鸡。饭桌上,毛主席对陈嘉庚说:“前三样都是我自己种的。至于那只鸡,是邻居老大娘知道我家有客人,送给我的。”最后这顿饭总共花了2毛钱。对照国民党宴请陈嘉庚一次要花销800银元,陈嘉庚感慨万分:“得天下者,共产党也!”2毛钱与800银元,悬殊的差距。折射出的是中国共产党员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作风。廉洁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我们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自古以来,“廉洁”是一种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廉洁使人坦荡,奢贪使人悲戚。

《左传·襄公十五年》载文:春秋时,宋人得到一块玉石,将它献给掌管工程的大臣子罕。子罕不肯接受。子罕说:“我把不贪图财物的这种操守当作是宝物,你把玉石作为宝物。如果你把宝玉送给了我,我们两人都丧失了宝物;还不如我们都保有各自的宝物。”子罕恪守“不贪为宝”的信条,巧妙拒玉,意在守“廉”,寓意深刻,真正给人教育和启迪。

又有宋代周紫芝《竹坡诗话》记载:北宋时期有位州官,为人极其廉洁。晚上,有人从京城送来一封上司的来信。他猜想这一定是朝廷有什么重要指示,马上命令公差点上蜡烛阅读。读了一半,他命令官家的蜡烛吹灭,把自己买来的蜡烛点上,继续往下看。公差纳闷,难道官家买的蜡烛不及他自己出钱买的亮吗?事后才知,那封信后半段是关于他留在京城家属的情况,他认为是私事,不能点官家的蜡烛。在有些人看来,为半封家书,竟然换烛再读,实在有点“做作”。但就是这样的小事,却更能从细节上表现出一个人的品质,体现一个人公私分明的价值观,足以让当今职场中存在的奢侈腐化、公车私用、公请私吃、公费私游等官员们无地自容。

习总书记强调:“一个人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有骨气。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任何时候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谆谆话语,告诫广大党员干部定要守住廉洁自律的重要关口。

中国文字形神兼备,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小故事大道理,小事件大境界。清正廉明、廉洁自律也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正所谓,“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古代士大夫尚且懂得廉洁是为政之基、为人之本,我们共产党人更应将为官清廉作为更高境界和自觉追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从根本上讲,清正廉洁是一种道德觉悟、道德情操、道德准则。为官者要守好廉洁自律这个关口,不仅需要外在制度约束,还要在思想和灵魂深处恪守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为官的道德信念。唯有常补理想信念精神之“钙”,才能避免得上“软骨病”。同时,要有对权力的敬畏,审慎地看待权力本质属性公共性,需用之为公众谋福利的正途。唯有将“廉洁乃为政之魂,勤政乃公仆之本的政治品格坚守到底,将”勤廉者平安一世,贪婪者自毁一生“的警训牢记于心,真正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只留清气满乾坤。

此刻,我想用明朝尚书于谦一首《入京诗》作为结语,与大家共勉: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作者系省交通运行监测中心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