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3期 第2042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2-02-25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13日 星期二
第一版 下一版 >
春天里读唐诗
新闻作者:□ 本报评论员

1b1.jpg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立春过后是雨水,接着惊蛰,春雷炸响,万物生长。孟春二月是诗的季节,我们去读唐诗吧。
唐诗是不朽的,被人们一再吟诵、回味,有持久的魅力和历久弥新的意义。它是古老中国最美好的记忆,它是汉语最优雅的节奏与韵律,它是咿呀学语的启蒙,它有雅俗共赏的大众趣味,也是精英文人抒怀的不二选择。哪个中国人不会背诵几首唐诗?哪个文学爱好者没有尝试写过格律诗?
唐诗里的社会万象古今无殊,唐诗里有你我的人生际遇。送别或相聚的时候想起唐诗,宴饮欢乐的时候想起唐诗,悲伤愁苦的时候想起唐诗,寂寞无聊的时候想起唐诗。相思是它,忧愁是它,清新愉悦,也是它。
全唐诗近五万首诗歌,两千余诗人共鸣于此,这是中国人情思与精神的瑰丽宝库,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唐诗滋养了宋词、元曲、《红楼梦》、流行歌曲,直到冬奥会开幕式仍在汲取唐诗的营养,它始终滋养着我们。越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它越是成为区分我们民族基因的密码,它是寻找文化自信的一片深厚的沃土。无论我们曾经发生过何种断裂,依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是我们辨认彼此的精神烙印。
当帝王将相都成了一抔黄土,只有诗人留其名。他们永远活在唐诗中,被我们看见,被我们聆听,那一年的春江潮水,那一宿的巴山夜雨,那一山的碧嶂遥天,在心里生了根,发了芽,白衣飘飘的诗人从岁月深处走来。好的诗歌能够跨越时空,让愚钝的我们明白生命的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说,诗人不朽。
唐诗中有我们理想的生活,那些充满韵律的诗行,哪一句不是送给情人的耳语?哪一句不是登临壮美山河的豪歌?哪一句不是行旅的怀古悠思?哪一句不承载着我们美好的回忆?与唐人神游共舞,在唐诗中,看见自己的心灵。
春天里,读唐诗,就是意义。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