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3期 第2042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2-02-25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13日 星期二
第一版 下一版 >
傩声方去酒色迎春
新闻作者:文 / 彭 超

《除夜》二首
姚合
其一
衰残归未遂,寂寞此宵情。
旧国当千里,新年隔数更。
寒犹近北峭,风渐向东生。
谁见长安陌,晨钟度火城。
其二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
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
傩声方去疫,酒色已迎春。
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
前段时间翻阅唐人诗集,重读姚合《除夜》二首,反复吟读,一种不同以往的感觉越来越浓,涌上心头。合上书本,看着窗外阳光澄净,路边门店张贴着朱红的对联,就连核酸检测工作棚也贴了大大的金色福字。2022年春节,我所在的西安疫情刚散,街道上行人往来,虽然戴着口罩,仍可以感受到口罩后面那张脸庞上的笑意,周围的一切都有了浓浓的年味。
唐时亦有疫情,姚合这首诗写的正是疫情方去、新年来临的社会图景,与现在的情景倒是吻合。查阅资料,发现唐人尚鬼神,对于疫情的顶层决策处理大都寄希望于巫傩一类的祈祷,再好一点的,就是街头巷尾撒上石灰。那个时代的医疗与科技只能到这个层面,和现在根本无法比拟。
衰老求归却未能如愿,漫漫长夜满是寂寞的情思。读姚合诗,发现此人很有意思。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多次落榜的姚合终于进士及第。他却作诗“相府执文柄,念其心专精。薄艺不退辱,特列为门生”说明自己并非成功于才学,大概是师生关系使然。两年后,姚合四十岁被任命为武功主簿,上任伊始,便作诗明志,说自己是“县去帝城远,为官与隐齐”。刚进入官场就想隐居,这样的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后人看来已是近于奇葩。然而,从世俗的角度看,姚合可以说是成功的。奇葩姚合从正九品下阶入仕,直到入于庙堂做到从三品的秘书监,基本上每两年就会上一个新台阶,看起来闲适无争的他稳步而上,甚至无一次遭到贬黜。
姚合长于五言律诗,入仕为官之前便在圈内小有名气。当上主簿这样的闲散文职以后,他一边工作,另一边却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种花养鸟、游览作诗上。就《除夜》来说,不惑之年的他心境安稳,用沉稳平实的笔触,绘出了一副唐时真实的社会图景。虽然北风呼啸的日子已经过去,但天气还有些许寒冷,东风开始吹拂,春天就要来了。谁看到长安城中市井之地街道纵横交错,清晨钟声悠远,久久回荡在灯火璀璨的城中。
时光转瞬,千年已过,西安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新冠疫情之后,终于回归正轨。“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春节期间,我看着明净的阳光心生温暖,想了一想,随手戴上口罩走出家门闲闲踱步,行至昭慧广场,远远地看到有个孩子在放风筝,那笑靥,如月,如花,单纯温暖,一如千年前长安城中的璀璨灯火。
(作者供职于阎良管理所高陵收费站)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