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3期 第2042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2-02-25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14日 星期三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新闻作者:文 / 王星雨

一杯清茶,一米阳光,一卷《杜甫诗集》,令人百感交集。
谈起杜甫,眼前总能浮现一位身材消瘦、面带愁容的老翁。短短58载,留下了1500余诗篇,他以汹涌磅礴的创造力描绘了一幅幅壮美的山河,他的诗正是一生的写照。
回想杜甫一生,令人唏嘘,他见证过大唐的繁荣昌盛,也经历过安史之乱。杜甫家境富足,少年也曾仗剑走天涯,一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立志报效国家。然而,命运之神为他安排了高开低走的人生。正值青年,壮志凌云,准备一展宏图报效国家之时,却遇仕途艰难。为养家糊口,不得已四处奔波,十年辛苦,一把心酸。安史之乱使国家遭受重创,他举家迁徙求生,漂泊不定。
颠沛流离之时,他把诗歌当做苦难生活中唯一能抓住的东西,将残酷的历史记入诗作,虽朝不保夕却仍心系国家、关注民生疾苦,为国家和百姓忧心如焚,作为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他当之无愧。挫折与磨难造就了杜甫,为我们留下一首首令人惊叹的诗篇,将唐诗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他是当之无愧的诗圣。人们欣赏杜甫不仅是文学成就,更因他体现的民族精神。
我喜欢他身处困境却从未放弃济世救民的大道,更喜欢他位卑却不忘忧国的爱国精神。每每遇到困难,心情低落时,我会翻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眼前浮现出一座风雨飘摇的茅草屋,屋顶的茅草不时被风刮走,屋内到处漏雨。面对这样的生活境况,杜甫想到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能直面苦难,自我牺牲兼济天下,时刻为国家和百姓忧心,这是怎样一种大爱。
杜甫的一生是短暂的,他的故事却至今激励着我们,他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作者供职于阎良管理所)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