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今年以来,渭南市农村公路服务中心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促进乡村振兴总要求,创新开展与农村公路发展紧密联系的“产业、文化、生态”三路建设活动,进一步发挥交通“先行官”作用,全力打造具有渭南特色的农村公路样板路、精品路、网红路。4月6日,渭南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委文明办、市乡村振兴局印发《关于联合开展乡村振兴“三路”建设的通知》,随文下发《渭南市农村公路“产业、文化、生态”三路建设实施方案》,方案中聚焦农村公路“品质高、网络畅、服务优、路域美”发展目标,强化“质量过硬、路通民富、出行便利、绿化优美、路域和谐”导向,大力推动“农村公路+”模式,加快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等多元化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坚持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坚持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渭南市“三路”建设内容涵盖质量基础牢固可靠、管理养护规范高效、路域环境协调优美、群众出行安全便捷、“公路+产业、公路+文化、公路+生态”成效显著等五方面内容。所辖各县按照“富裕生活—产业路、诗情画意—文化路、青山绿水—生态路”3项主题进行申报。产业路着重发挥农村资源优势,带动特色种植业、休闲农业、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手工业、绿色建材、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康养和乡村物流、电子商务等乡村产业资源,增强乡村产业竞争力,助力乡村产业化发展。文化路突出“乡土意识”,体现“乡土味、乡风情”,将乡土特色结合美学价值带入到农村公路建设中,以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为目的,弘扬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农村文化活跃繁荣发展。生态路立足本地自然资源禀赋,尽量避免用“城市美”去代替“乡村美”,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理念贯穿到农村交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注重保护山水林田湖等生态系统,以最美农村路体现公路整体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有效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按照县级申报、市级终审和公示发布的程序,“三路”申报活动每年举办一届。渭南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季度检查指导和实地初审,市级专家组进行终审。通过的路线由市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委文明办、市乡村振兴局进行发布,并按照主题进行命名,市局通过“以奖代补”按照每公里5万元标准给予补助,市农业农村局、市委文明办、市乡村振兴局给予政策指导、资金或项目支持。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