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4期 第2073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2-06-21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第一版 下一版 >
安岚项目大巴山隧道“治水”记
新闻作者:记者 安立广



“涌水”是秦巴山区隧道施工中经常遇到的“拦路虎”,包家山隧道、米溪梁隧道(紫阳隧道)……几乎每一个知名的隧道在建设中都会遇到“涌水”这一难题。
正在建设的大巴山特长隧道在5月份也突遇“涌水”这一“拦路虎”。全长13.56公里的大巴山隧道是国家高速公路银百线安康至岚皋(陕渝界)段项目的控制性工程,也是目前我省在建高速公路中最长的隧道,由陕西、重庆共建共管,其中陕西境8.2公里,具有“超长、涌水量大、地质复杂、长纵坡、大埋深、场地狭小、单向掘进长、生态敏感”的显著工程特点。
快速决断
5月2日23时许,大巴山特长隧道19标根据专项施工方案,正在组织开挖班组采用TY-28型手风钻对ZK84+650处掌子面进行超前水平探孔施工,计划小范围探明前方富水情况。当在该掌子面左下方钻进3米处,发生钻头范围突涌高压水,现场施工人员紧急向现场负责人报告情况,现场负责人向项目部汇报后,随即下达人员及机具紧急撤离指令,隧道掌子面全部停工,做好24小时应急值班抽排水工作。项目部随即将突涌水情况紧急向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及安岚高速管理处进行上报,安岚高速公路管理处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指令要求要保证现场人员安全,暂停隧道掌子面施工,启动突涌水应急预案并按照专项方案要求处置。
经过管理处主要领导和项目部迅速研究后,对现场应急泵站抽排水能力进行再提升,立即增配1套水泵(1台220千瓦、280立方米/小时、扬程172米+1台132千瓦、280立方米/小时)+1路DN300排水管,对紧急备用电源重新补充配置。
5月2日23时至5月16日8时30分,大巴山隧道斜井大桩号各隧道掌子面均暂停施工,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做好排水工作。
精准预判
施工前,19标项目部委托第三方超前地质预报单位对大巴山特长隧道斜井左洞大桩号掌子面ZK84+646范围采用地质雷达法、TSP法、瞬变电磁法综合多元匹配的超前地质预报,综合TSP预报结果,4月23 日 ZK84+625 掌子面瞬变电磁探测结果及每开挖循环掌子面地下水情况,预报组 5 月 1 日对 ZK84+650~ZK84+700 段再次进行了瞬变电磁探测,从该测线物探成果图可以看出掌子面前方 0—40米范围(ZK84+650-ZK84+690)存在低阻异常区,同时结合现场地下水的情况,分析认为,该段开挖后地下水丰富,存在股状、突水现象,掌子面右侧水分布范围长于左侧水分布范围。
科学处置
5月5日,安岚高速公路管理处组织专家同各参建单位代表对现场情况进行踏勘,随后在安岚19标会议室研究制定初步处置方案。到5月9日,大巴山斜井左洞大桩号出水量水压没有变化,新增设的SIII围岩扩挖SIV-2初期支护已经施工至掌子面。根据掌子面涌水量、水压实际变化情况,19标项目部研究决定,继续在斜井底主泵站再配备一套水泵(1台500千瓦、780立方米/小时、扬程172米),同时备用1根DN300毫米的钢管作为排水管,作为安全排水储备。截至5月20日,应急泵站排水正常作业中,单日抽排水量为13640立方米。斜井左洞监控量测数据正常,没有明显变形。
5月16日晚上11时,项目采用地质潜孔钻打设超前水平探孔,深度6米,直径110毫米,全孔满水流出,水量大、倾泻没有压力,以前的探孔只有少量水流出。第二个孔在中间打设深度11米,出现卡钻现象,有少量水渗出,围岩有空洞或者较破碎状况,重新在第二个孔左侧20公分的位置打设第三个孔,深度18米,未见股状水。
5月17日,根据5月16日超前水平钻孔情况及专家会审意见,决定采用两台阶开挖工法,短进尺(2榀拱架),强支护参数(SIV-1)开挖支护一个循环。5月18日8时,第一个循环开挖后掌子面左下方出水部位向下部发展;到5月18日24时,第二个循环开挖后掌子面左下方出水部位继续向下部发展;截至5月19日16时,第三个循环开挖后掌子面左下方出水部位已经走向下台阶顶面冒出,水量未见减小。
自5月19日后项目在做好应急抽排水的基础上,恢复了正常施工。

采访手记:面对隧道施工突然涌水,安岚高速建设管理处组织施工单位紧急处置应对,做到了“快、精、准”,结合多元匹配的勘探技术和预警机制,事前专项施工方案及应急预案编制及论证合法合规,科学严谨,安全措施可靠;事中决策果断,方案落实坚决且迅速,取得较好的效果,为后续可能发生的突然涌水施工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