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7期 第706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08-09-02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10月22日 星期三

第四版 < 上一版   
这是一份光荣的工作
新闻作者:文 / 袁怀宇

    7月2日,我们道路设计一所14人乘坐依维柯前往安康市白河县,这次承担的任务是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应大家的强烈要求,我们顺路去看望一位久别的“老朋友”――西汉高速公路。汽车行驶在西汉线上,我的心情格外激动,她是我参与设计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八年前刚进院的一幕浮现在眼前:项目长王永平将我带到一间宽敞明亮的设计室,十几个人都在计算机前紧张的工作,我怀着景仰的心情悄然走进这间神秘的房子。王总介绍说,西汉线是实现我省高速公路突破性发展的三大标致性工程之一,桥隧比例高达65%,千年蜀道难将从这里变成千里坦途……当时我格外自豪,我为自己即将从事的工作兴奋不已,同时又有些紧张,刚刚离开校门投入这么艰巨的工作,我行吗?但就在那一瞬间我已经下定决心,为这份光荣的工作而努力!来来往往的抗震救灾车辆将我拉回现实。汶川大地震,使连接秦岭南北的宝成铁路因隧道塌方而中断,210国道、108国道、316国道也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塌方、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全国各地大量火速集结的部队、急救车队、运送救灾物资的车队从连霍线、京昆线,迅速汇集至西汉高速公路,西汉线成为整个华北、华东、西北、东北进入四川的唯一快捷的陆地通道,每天途经西汉线前往成都的车辆达数千辆!西汉线因此也被誉为抗震救灾生命线!看着车窗外飞速行驶的救援车辆,我为自己曾经是西汉线的一名设计者而倍感光荣。
    我不禁回想起2001年圣诞节开始的西汉线秦岭北段施工图外业。路线沿涝峪河设线,由于路线经常跨河换岸,如果绕行调查,太浪费时间,我们早有准备,让几个人先穿雨靴过去,再把靴子扔过来,但大多扔到河中央,雨靴顺水流走了。那也难不倒我们,搬石头过河。于是,大家往河里扔石头,第一个人顺利过去了,第二个人紧随其后,但刚走几步,“啪”的一声摔到河里,冰冷的河水浸透衣服,原来第一个人将水带到石头上,随即上面结了薄薄的一层冰,特别滑。赶紧将落水者送到车上,打开热风吹。怎么过河?大家为难之时,郭永谊主任脱掉鞋子,趟水过河。在他的带动下,大家没有犹豫。开始还能感到冰冷的河水和扎脚的沙粒,但没一会儿就不明显了,太冷了,麻木了,大家几乎奔跑着过去。大年三十结束岭北段的调查回到西安,大年初五就奔赴秦岭南段开展外业。那不是老徐家吗?突然大家兴奋的指着不远处的房子说,这就是在岭南住了半年多的老乡家。半年多的时间里,为节约时间,中午大家都不回住地,在野外泡方便面吃,我们吃遍了各种方便面、方便米粉、方便泡馍。吃是一个难题,洗澡就更是难题,住在老乡家里,每个月洗上一次澡已经奢侈之极。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克服种种困难,胜利完成外业。内业期间,我们开展百日劳动竞赛,实行“白加黑,五加二”,中午也不休息,12点钟把盒饭送到办公室,吃过快餐,12点半继续工作。晚上吃过晚饭,七点钟就到办公室,一直加班到11点以后。回忆起那段经历,并不是诉苦,而是溢于言表的自豪。
    不容置疑,勘察设计是艰苦行业,但勘察设计更是一门多学科、多门类的应用科学,也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西汉高速公路积极采用遥感、航测、地理信息系统、GPS技术,数字地面模型及RTK、仿真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实现了公路设计的集成化、一体化。而应用卫星遥感和航测图像综合分析技术,发现秦岭隧道群方案,把穿越秦岭的17公里特长隧道用3座5~6公里较短的隧道群代替,这一重大发现为较好的解决西汉高速公路穿越秦岭方案起了关键作用。西汉高速设计伊始,我们就提出生态高速公路的概念,提出动物通道的概念,在调查研究沿线野生动物的习性、迁徙规律的基础上,在不同地段布设不同类型的野生动物通道,在桥涵和隧道的设计中充分考虑野生动物穿越公路的需要,在必要地段还专门架设旱桥,作为野生动物迁徙过往的通道,以最大程度保证公路沿线野生动物的正常活动。谈到设计的每一个细节,大家如数家珍,走在自己设计的道路上,欣赏着自己的作品,真的像看望久别的朋友一样,细细端详,娓娓倾听。
    我是幸福的,时代给了我一个大舞台;我是幸运的,设计院给了我光荣的任务。从西汉线开始,我还先后参与设计了靖安高速、凤永高速、宁棋高速、关中环线、延安至吴起二级路改建和潼关宝鸡高速公路改扩建等,从陕南、陕北到关中,三秦大地留下我幸福、快乐的脚步。我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正赶上高速公路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十年间我深深体会到公路交通所追求的精品之路,科技之路,节约之路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十年间我深深感到“以人为本”,更安全、更便捷、更经济、更舒适的出行,是人们对交通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爬坡车道、避险车道、紧急停靠带、公共汽车停靠站等等都体现了交通人的人本思想;十年间我还深深感到公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参与了被誉为“省门第一路”的机场线排水性路面的研究及应用我院与日本大有建设株式会社中央研究所合作,经反复研究试验,确定了在西安特定气候条件下高速公路的路面结构,接下来凤永高速公路路面全线采用SMA结构,如今各高速公路开始推广柔性基层和碎石同步封层;十年间我还深深体会到交通人追求梦想,持之以恒不变的情怀……
    汽车的颠簸将我从幸福的回忆中惊醒。原来已经下了高速公路,正沿316国道奔白河而去,与高速公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旬阳到白河120多公里,走了近3个小时,而且坡陡弯急,几位年青同志都晃晕了。在颠簸的车上,大家更加坚定明早五点半起床,六点钟吃饭,六点半出外业……交通行业要“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号召回响在耳边,我更加感到这是一份多么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迎着朝阳,我感到自己是时代的宠儿,为自己从事的工作而感动,生命也因这高速公路而更加精彩!
    (作者系省公路勘察设计院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